活動花絮

日期:2019-05-10

點閱:295

參考檔案:

以情感喚起情感─詩詞教學的省思(台灣大學中文學系 劉少雄老師)

SDGs: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劉少雄老師經驗分享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劉少雄老師經驗分享
為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以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本組於108年5月10日舉辦教學技巧活動,邀請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劉少雄老師分享其詩詞教學的省思。
過去劉少雄老師在教學遇到很多問題,學科障礙、古今背景差異,也沒有趣味性,讀到曾志朗教授的文章提倡少用PPT,讓學生專心上課、做筆記,考量到學習是立體的,為了不阻礙學生自由聯想的空間,已捨棄PPT教學十幾年。接著提出詩詞的詮釋不只是轉譯的過程,能不能將人文學科提高層次變成藝術表演,用音樂家的詮釋來讓學生享受?
劉老師說明文學教育的意義是人與人的連結,文字書寫有溝通的功能,每個創作都是挑戰自己,也是正面能量。作家分享生命經驗,將情緒化作文字,代表能戰勝悲哀,具有療癒功能,也期待有人了解他,激發情緒、建立連結,劉老師認為打開個人世界,走進別人的世界才不會自私。
劉老師在通識課程裡選擇以詞作為情感教育的實踐,因為詩詞欣賞不只是了解其意義,更是一種感動的歷程。透過詩詞認識一個世界、認識自己,因此設定為情感教育。近年來劉老師看到許多大學生有家庭、情感及生涯問題卻有口難言,表達最大的教學感觸為台灣高等教育有義務要教導學生認識自己、積極面對自己。
劉老師有兩門通識課程:宋詞之美與東坡詞。進入宋詞的情感世界,學習面對情感「絕不放棄」「陰柔中的韌性」的方式與「執著、豪放」的態度,再跟著蘇東坡學習勇於面對生命的態度、自由的精神,意即在體制內探索最大的可能性才有真實的意義,期望達到梳理負面情緒、學習溝通、創新精神、體認自由真諦等教學成效。
劉老師提出人文教育的基本核心精神是「要做自己的主人」,必須透過不斷學習從知識挖掘內在潛能,跟自己溝通,激發跟人合作的意願,學習與人互通、彼此尊重。表示文學教育是人文教學重要的一環,而詩詞教育以愛與美為核心內容,皆能讓奠定學生的內在知識,跟自己對話,幫助人更加認識自己。
文學是一門藝術,因此劉老師透過詩歌把文學課程充分發揮音樂表演,將回歸文本以情感喚起情感、感官的體驗作為詮釋詩詞的基本準則。詞是結合詩、音樂的文體,本質活潑而不是死版的文本,要學生用朗誦、歌唱、表演的方式帶出「興」的能量,進入感官世界,發揮想像進入歌詞,再配合音樂、跳舞、畫畫心歷其境,把作品活起來,同學在課堂中激發情緒,氣氛互相感染,使學生在感動中增加自我認識。學生回饋很難得有一堂課不用上台報告和分組討論,是寧靜的學習,也分享他自己最喜歡的回饋「上課是一種享受」。最後劉老師分享其教學心得「我們不是透過理解而感動,而是透過感動理解人生、生命的意義。」
本次課程設計講座藉由劉老師無私的經驗分享,讓與會老師瞭解文學教育的意義,詩詞教育的內涵,以及情感教育的實踐。
共有33位教師參加,整體滿意度5.69。
通核中心黃奕琳老師開幕致詞
通核中心黃奕琳老師開幕致詞
蘭陽校園與淡水校園參與情形
蘭陽校園與淡水校園參與情形
劉老師生動的以朗誦來演譯詩詞畫面和感受
劉老師生動的以朗誦來演譯詩詞畫面和感受
與會老師認真參與
與會老師認真參與
與會老師提問如何評量學生
與會老師提問如何評量學生
與會老師提問在課程中如何演繹詩詞
與會老師提問在課程中如何演繹詩詞
黃老師致贈感謝狀予台灣大學中文系劉少雄老師
黃老師致贈感謝狀予台灣大學中文系劉少雄老師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發組

上一則:「教學實踐研究指引及案例」(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執行長吳明錡)
下一則:Unity 3D 場景設計入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