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19-05-31

點閱:326

參考檔案:

「設計思考-創新教學」系列研習:不抖湯匙工作坊-跨領域教學實務範例

SDGs:
電機系劉寅春老師開場不抖湯匙工作坊
電機系劉寅春老師開場不抖湯匙工作坊
學教中心於108年5月31日舉辦跨領域教學實務工作坊,邀請老師們至淡水校園T307參加電機系劉寅春老師的不抖湯匙工作坊,一同體驗跨領域教學,實際了解設計思考的進行方式。
劉老師先介紹課程發展的緣由,將過去的專業知識開發成課程模組,變成微學分的概念,期望提供其他老師未來在課程中運用,說明不抖湯匙工作坊過去需要花 8 或 16 小時進行,此次特別挑戰濃縮為 1 小時的課程,並說明不抖湯匙是源自於台大智齡專題課程,劉老師曾經看過巴金森氏症患者進食的困難,希望學生在設計時有所體悟,呼應設計思考「場域」的概念,未來才能設計出更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物品,另一個目標是期望讓非資訊相關領域的人快速學習相關知識,因此劉老師邀請相關領域的老師當觀察者,觀察其他領域的老師如何工作。
劉老師依照人數分組,每組約4~5人,接著向與會老師介紹何為不抖湯匙,請老師檢查所需零件及解說原理,在 4 位助教的協助下連接杜邦線。劉老師解說工作坊的工作時間分為製作、驗收、修正,接著說明因應時間所做的規則調整,本次保留助教牌,以及專業領域人員製作時不能講話也不能幫忙,只能在討論時教人。接著劉老師說明焊接注意事項,邀請與會老師體驗焊接,助教隨時在旁協助,再教導如何固定排母、如何焊接、如何固定各部件、如何接線,接下來請老師安裝電池及電源線。
測試時間與會老師興奮又好奇的測試自己的成品,開始模擬巴金氏症患者手抖進食的樣子,老師們主動將水倒入不抖湯匙,或坐或站,慢慢的將湯匙靠近嘴巴,發出恩的讚嘆,做出咀嚼的樣子,劉老師請老師們觀察馬達如何修正、防震,同時解說在原本 8 小時的工作坊,會請學生將不抖湯匙綁在手上模擬手抖進食,並且在最後安排吃粥比賽,以灑出的多寡做為評判標準。
劉老師回應提問「如果沒這麼大的團隊怎麼辦?」,表示自己一開始只帶一位學生,建議老師可以請表現優秀的學長姐當作下一學年度的助教,鼓勵老師們嘗試將自身專業變成動手做的工作坊。有老師提問「為什麼湯匙只有上下防震,為什麼不能左右防震?」,劉老師說明是時間限制的關係,如果時間足夠可增加維度,目前真實的產品有三個維度。也有老師提問如何應用在商管學院的課程,劉老師表示跨領域教案開發是化繁為簡的過程,除了可以跨領域,也可讓國高中生操作,認為非本科專業的人操作過程類似,能以他們預測操作時間。
本次工作坊從動手實際操作的歷程中,讓老師們體會何為設計思考,期待與會老師將此嘗試運用在其專業領域。
共有16位教師參加,整體滿意度5.94。
助教團隊一步步講解
助教團隊一步步講解
與會老師檢查接線
與會老師檢查接線
與會老師在助教協助下固定各部件接線
與會老師在助教協助下固定各部件接線
與會老師在助教群協助下體驗焊接
與會老師在助教群協助下體驗焊接
與會老師興奮地測試不抖湯匙
與會老師興奮地測試不抖湯匙
與會老師提問如果沒這麼大的團隊怎麼辦
與會老師提問如果沒這麼大的團隊怎麼辦
李組長致贈感謝狀予電機系劉寅春老師
李組長致贈感謝狀予電機系劉寅春老師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發組

上一則:「設計思考-創新教學」系列研習:「工程專案管理」課程觀課交流
下一則:國中學生英語文學習發展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