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0-11-11

點閱:272

參考檔案:

大學社會責任SIG「海岸行動」論壇

SDGs:
簽署宣言後的大家一起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二樓大廳合照
簽署宣言後的大家一起在守謙國際會議中心二樓大廳合照
淡水居民生活模式與海脫離不了關係,淡江大學身處在這個環境,對於在地人文、環境的關懷與永續發展絕對是責無旁貸。我們每年都針對聯合國 SDGs 項目進行主題議題論壇,去年是關於 氣候變遷,今年則是以 SDG6 與 SDG14 作為議題,以在地需求為出發點,探討海岸與海洋 的永續發展,在2020年11月11日這天舉辦了一整天的論壇。
我們邀集了北海岸幾所大專院校、在地小學、與基金會,包括 真理大學(蘇淑卿學務長)、馬偕醫學院(申永順學務長)、海洋大學海廢基地(陳信助老師)、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江欣潔老師)、興仁國小(楊順宇校長、郭俊良主任)、育英國小(陳東隆校長與師生)、米倉國小(林愛玲校長)、以及
齊柏林的飛閱台灣
(萬冠麗執行長、蘇竹玲經理),以及本校的劉金源講座教授、林彥伶老師、黃瑞茂老師共同進行一場交流與對談,這場盛會不僅是演講而已,而是要能實質發揮一些功能,不論是 在地的環境教育、海洋研究、海廢議題、甚至 水下文史探查,都能從這裡開始引發一些反思與回響。我們從專業出發,透過實踐行動,並落實到生活裡,真正帶來一些生活上的 正向改變,最終要使環境的發展能更加朝向永續。
早上的兩場專題演講,劉金源老師針對海洋與海洋教育進行演說,說明台灣及世界的洋流分布以及水下的分層節理,並也分享他所開發的各項關於水的成果;陳信助老師分享他的實踐經驗,從四年前開始一步一腳印,共淨灘了90噸的海洋垃圾,他更分享了一些珍貴鏡頭,十分發人深省。

下午的座談會,由申永順學務長談聯合國SDGs目標與行動的結合、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萬冠麗執行長談了NGO與在地深耕的重要性與意義及台北海洋科大的江欣潔老師分享在關渡淡水一帶操作生態課程的經驗,江老師也提到,保育魚類之前要懂得魚類,懂得魚類的方法除了看書、看影片、聽演講之外,學會吃魚也是認識魚的方式,因此她在大學裡開設「食魚課程」,從食魚、到認識海洋生態、再到生態的保育,廣受學生歡迎。
這次的論壇,從對海洋與海岸的「認識與認知」,往前一步,走到「行動」,將從「個人的行動」,走向「集體的在地意識」。在USR下,最終希望能走到企業永續並形成公約,最重要的是,從教育落實到生活裡。
我們大手牽起小手,老手牽起新手,一起改變、一起超越!
有大家的共襄盛舉與齊心協力,淡水好生活 的目標是指日可待!
有蓮國際會議廳合照
有蓮國際會議廳合照

計畫別:在地實踐成就使命--資源鏈結共創淡水

發佈單位: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辦公室

上一則:中文系文創演講-內容為王?影音江湖新時代——新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下一則:「滬尾故事.說唱基淡臺北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