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19-11-27

點閱:270

參考檔案:

:: 心理學家談幸福 ::

SDGs:
演講現場情形
演講現場情形
主講人從腦的作用開始談「快樂」。「快樂」的感覺來自於腦,同時,大腦也是身體器官的中樞,有著趨樂避苦的特性。依據醫學研究,人腦可以分成三層,腦最核心的部分稱為「爬蟲腦」,因為這是爬蟲類腦主要功能,主要掌管人們生理的基本需求。第二層稱為「哺乳腦」,即哺乳動物的腦都有這一層。相較於爬蟲腦,這一層腦讓哺乳動物有情緒的反應。最後為「靈長腦」。代表靈長類才有這一層。這一層主為作用為思考。
主講者要求學生們分組並在兩分鐘內寫出最多有關情緒的詞彙。此時我們發現負面情緒的詞彙,例如:憤怒、悲傷、快樂等。最後發現負面情趣的詞彙比快樂情緒的詞彙還要多。所以說腦袋裡的負面情緒天生就比快樂情緒還要多。
學生專注聆聽
學生專注聆聽
主講人運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解說
主講人運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解說
學生踴躍到場聆聽
學生踴躍到場聆聽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課程活絡多元適性

發佈單位:通核中心

上一則:熊貓講座-Dr. Yong Jin Kim (國企系)
下一則:113學年度觀光西語自主學習成果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