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3-03-22

點閱:229

參考檔案:

USR跨域教學經驗分享:食農樂,樂食農(水環系李柏青老師)

SDGs:優質教育 夥伴關係 
邀請水環系李柏青老師分享
「USR跨域教學經驗分享:食農樂,樂食農」研習活動
邀請水環系李柏青老師分享 「USR跨域教學經驗分享:食農樂,樂食農」研習活動
本次研習活動於112年03月22日舉行,邀請水環系李柏青老師,分享USR的跨域教學經驗,以「農情食課」為題,透過共享、共學的方式,培養學生多元的應變能力,並建立當地社區與農作物的連結,活絡地方成長動能,促成區域創新。
“自身態度與農食緣起”
首先,李老師表示自身時常都會保持著正向思考,雖然任何事都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但只要有心去做,就有機會去體會成就,也透過這個機會,和與會老師分享計畫的緣起,鼓勵老師們雖然執行的壓力龐大,但既然面對了就應該勇於接受,加以豐富自身的經歷。
“「農情食課」的演化過程”
接著,李老師分享「農情食課」的計畫發展歷程,其透過微型市集與學堂的設立作為擾動環境的媒介,在發展在地農食的同時,也提供趣味主題手作的系列課程,帶動在地的民情風俗,也藉由阿三哥農莊踩線、豐原農場玉米體驗等活動,拓展在地農食的多樣性,當然,李老師也表示其過程相當不易,包含農產量的不穩定性、農民與計畫單位的信任關係建立等,都是必經的挑戰。接著,李老師也透過參與了校園梯田土壤改良的實踐計畫,採用了共享、共學的方式來確認彼此的方向與目標,展現人才培育與在地連結的精神,培養新世代人才面對真實問題的理解與採取實踐行動能力。
“微學分的魅力”
而李老師也將微學分的課程融入計畫當中,實現地方永續發展,共同促進在地產業聚落、社區文化創新發展,如大淡水-滬尾休閒農業區、石門/「筍」友一起來、棄材再利用(稻草人製作體驗)、豐原農場:農夫體驗(洛神花採收趣)等等,以實際的親身體驗,展現微學分課程十足的魅力。
“個人相關課程經驗與願景”
最後,李老師也分享了一些個人的相關經驗,例如淡水河摸蛤蜊的故事、從河流看河岸、有關土壤的故事教學等等,表示藉由議題的發展,探討的面向也相當的豐富,並勉勵與會的老師可以秉持著邊走邊玩邊學習的精神,互相支持,才能一起走得更久。
李老師分享農情食課計畫緣起
李老師分享農情食課計畫緣起
李老師分享計畫的演化過程
李老師分享計畫的演化過程
李老師分享個人相關課程經驗
李老師分享個人相關課程經驗
與會教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與會教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學教支援韌性培育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獲教具製作補助教師教學分享:體育數位教材開發與應用實務經驗分享(學動組陳文和老師)
下一則:舉辦工廠參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