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1-05-13

點閱:142

參考檔案:

110年度蘭陽校園全發院住宿書院活動- 網路社群在選戰中的角色-劍橋分析事件的討論

SDGs:優質教育 
梁家恩老師介紹本次活動要觀賞的紀錄片
梁家恩老師介紹本次活動要觀賞的紀錄片
有鑑於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人在選舉時會仰賴網路上的資訊去決定自己投票的對象,尤其社群媒體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自2013年開始,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利用心裡學,透過大數據主導選戰主題,左右社會與民眾的輿論方向,進而影響一連串美國國內選舉,因此本次活動特別針對網路社群在選戰中的角色進行探討,同時我們也邀請到政經系的梁家恩老師與我們進行對談。
本次活動首先播放與此事件有關的的紀錄片讓同學欣賞,在觀賞完畢之後,我們討論了幾項議題。首先,梁老師說明了劍橋分析公司在選戰過程中如何透過社群媒體蒐集民眾資訊,對於政治的看法,並且透過販賣「恐懼」來幫資訊,對於政治的看法,並且透過販賣「恐懼」來影響操弄選民的投票。周應龍老師則提出一個問題,在這次事件當中,是否涉及不法或倫理問題?和政黨透過民意調查蒐集資訊之後,推出競選廣告宣傳自家候選人的差別在哪裡?更進一步來說,「說服」與「操弄」的差異為何?有同學提出他認為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散佈假消息,如果是散佈假消息,那麼是「操弄」,如果僅是廣告內容真實,那麼是「說服」。梁家恩老師提出另一個觀點,操弄也可能是重複大量給予偏向某一特定陣營的訊息,也就是操作網路上的風向。周應龍老師則是提出,當一個陣營透過一些非法或不適當的手段去營造出有利於己的環境或氛圍,就比較屬於操弄而非說服,例如劍橋分析公司是否透過不合法或不適當的手段來蒐集資料?
接續,我們也討論了政府是否會濫用資源去營造對自己有利的環境,例如新加坡的選舉制度、民主國家國會議員的現任優勢。最後我們討論到民眾如何透過網路獲取資訊,許多同學都提到自己對於網路資訊可能會自我選擇「想看」的資訊,他們會選擇觀看與本身政治立場較為接近的訊息,兩位老師都提醒大家,在民主國家中,自我選擇媒體所造成的危險,其實並不亞於在威權體制下,國家透過媒體箝制人民思想的做為。
本次活動因為近期疫情突然升溫,因此僅有9位同學參與,但同學積極參與,讓活動順利完成,同學、與談人以及講者都收穫滿滿。
周應龍老師說明此次事件牽涉到的調查倫理問題
周應龍老師說明此次事件牽涉到的調查倫理問題
同學討論情況
同學討論情況
大合照
大合照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特色校園寰宇揚聲

發佈單位:資創系

上一則:109-2淡江學園住宿書院「美學體驗」主題活動-手作精油SPA蠟燭
下一則:外語專業結合AI工具,推廣台灣在地文化(法國語文學系陳麗娟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