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高中或非營利組織合作的未來,將為學習者開啟對真實世界的認識,貢獻教育服務,成就共好,更尋找大學善盡社會責任的多元方向。
淡大薛曉華教授主持的高教深耕計劃「大手牽小手,高中與大學共備課程、共創學習」,2/10的活動「與淡大對談學習歷程檔案工作坊」當天請到三民高中的四位學生進行學習歷程檔案的成果分享,分別是:三年十二班呂瑞倫、三年六班林庭安、三年二班周柏諭、三年六班莊貝潔,在進行完同學們的心得分享簡報之後,再由教心所張貴傑所長進行回饋。
這次四位優秀的同學是由泰山高中圖書館主任挑選出來的,當初主任挑選的標準為,第一組仿真機器人手臂以及第二組令人賞心悅目的廚房Autocad,這兩組同學是校內學習歷程檔案評鑒獲獎的同學,也曾經代表學校到新北市進行線上發表會,第三組同學是泰山高中國際教育班的學生,他是由課堂當中針對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的傳承與延續利用小論文的方式去探討多元文化的融合,從課堂的小作業再到進行一次審查、二次審查,一直到最後小論文的產出,循序漸進的完成他的學習歷程檔案。第四組同學是已經透過特殊選材背身資料考上師大社會系,內容豐富且多元具有深刻的參考價值。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莊同學,從四個角色去切分自己在學習歷程檔案當中的成長與看見,分別是參與者、執行者、規劃者、創造者。
參與者:參與全球青年趨勢線上研討會以全英文的方式培養自己的聽力與表達闡述自己的觀點、參與陽明交通大學人才培育的社會心理學課程線上視訊與教授討論進度與互動並通過期末考、接待外籍生進行在地特色導覽培養自己在全球化的思維下不同的批判性觀點。
執行者:代表學校參加外交小尖兵比賽並且自主學習世界展望會的線上課程、新北市新世代青年城市論壇規劃推廣feedly 系統、在教育局主辦的新媒體營提案將媒體識讀加入國民小學的公民課程。
規劃者:擔任新北市文化大學設計多元文化節音樂村海報、活動、茶業博物館展覽、擔任榮譽服務社團副社長進行淨攤活動&照顧特教學生等活動。
創造者:關注海洋議題運用電腦繪圖軟體設計海報投稿至玻利維亞海報雙年展比賽、微客線上營隊擔任活動志工編寫國小孩童身體自主權教案、舉辦5:20PM展覽透過攝影x雕塑x裝置藝術為母親節發聲、自行編寫雜誌《Teentimes》為弱勢族群倡議。
三民高中主任表示:「這四個作品各有不同的風格,很想知道大學教授是如何看待的?其他與會的老師也能夠透過大學教授回饋的觀點,讓學生們更知道該如何進行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跟預備。第一組、第二組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透過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延伸的探索,第三組由老師輔導的課程成果可以看見學生滾動式修正成長的軌跡,第四組多元選材的同學,編排精美,到十幾個班級輔導學弟妹進行學習歷程檔案製作,鼓勵學弟妹要把握機會。」
呂瑞倫同學:這次的計畫,收穫的頗多,自己覺得,失敗的很成功。這次的計畫因為其他因素讓我原本就覺得會來不及,確實離大目標整雙手的完成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最後好不容易趕出一點成果又遇上疫情爆發,不過自己覺得最主要的內容有把基本做到位,這也是第一次挑戰機械與電子的合併運用,讓我有一種幫接下來發展打好地基的感覺,相信接下來繼續發展也一定沒問題的。
林庭安同學:第一次接觸到軟體的時候什麼都不會,所以我的麗香功課就是觀看軟體的教學影片。之後進到真實操作,嘗試做一字型,覺得好像挺簡單的,之後,技術難度逐漸加深,需要填很多數據資料與設定。經過多次操作後就逐漸上手,也越做越有成就感。當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應該要努力、堅持。和機會不會來找你,必須自己爭取。多學一點,贏別人就會多一點!
周柏諭同學:製作小論文的過程中最辛苦的部分就是需要不斷地修改,從主題發想的時候就屢次碰壁,許多時候都是開始整理文獻資料的時候,又突然發現需要改主題,我和組員以及指導老 師又開始重新討論小論文主題,在高二上學期末前,我和組員花了大量時間製作小論文的前身,也經過許多次的修改才產生了小論文之雛形。我從中學到堅持不放棄的精神以及團隊合作,如果沒有和組員好好配合,就無法產生此份小論文,更不可能有機會去參加比賽,聽到比賽的名當然很開心,可以嚐到此甜美果實這讓我學到了一課呢。
莊貝潔同學:高二時擔任世界展望會的小樹苗陪讀志工,陪伴過程中小朋友告訴我他們自己的小故事包括被同學嘲笑、欺負,甚至是被霸凌,想到這些可愛的小天使們,得面對這麼難過痛苦的是,好希望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改善狀況,但我知道,我需要更強大、更專業,才能真正的幫助到他們。
未來,會希望藉由這些經驗與能力,時自己能勝任社會企業之企劃人員與公益規劃師,在師大社教系學習專業,能為需要幫助的群體們發聲,舉辦活動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需求,也會繼續投入志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