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4-09-03

點閱:90

參考檔案:

113學年度新聘教師教學工作坊

SDGs:優質教育 夥伴關係 
淡江大學113學年度新聘教師、四位主講者與教務長全體合照
淡江大學113學年度新聘教師、四位主講者與教務長全體合照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於09月03日舉辦「淡江大學113學年度新聘教師教學工作坊」活動,以工作坊的模式參與學習並體驗實作,協助新聘教師快速地適應校園的教學環境與生活。而本次工作坊課程為教發中心張月霞主任,以及經濟系林彥伶老師、企管系涂敏芬老師和教科系王怡萱老師所協力規劃,內容包含淡江內部制度與資源介紹、教學經驗分享、教學技巧應用、教學工具運用、實作設計和工作坊總結。
而教務處蔡宗儒教務長也於活動開幕時,來到現場進行致詞,給予新聘教師們諸多的鼓勵,並透過不同角度介紹校園的豐富環境與資源,也期許新聘教師們能夠透過工作坊的體驗,學習到各式的教學方法與經驗,以強化自身的教學品質。

活動內容:
一、教學二三事in淡江-張月霞主任
首先,由教發中心張月霞主任主講「教學二三事in淡江」,首先張主任介紹了大學教師的三項主要職責,包含教學、研究以及輔導與服務,表示這是每個教師在學術職涯中不可避免的三大核心,並接續透過教學規劃、教學評量、教學研習、教學獎勵與補助,以及教學研究與升等五個項目的說明,協助新聘教師即早安排教學職涯規劃與熟悉各項規定。
(一)教學規劃:此部分張主任說明了教學計畫中須注意的幾個事項,如上傳教學計畫表的相關規定與iClass學習平台的運用,並逐一說明其流程和內容,除了強調教學計畫的完整性,也提醒新聘教師需注意資料的上傳時間,同時為了讓新聘教師能夠快速熟悉淡江的教學環境,張主任也整理出了各類課程與學程,以供新聘教師進行參考。
(二)教學評量:此部分張主任說明了期中評量(五點量表)大多著重於學生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課程合理性的反饋,而期末評量(六點量表)則會進一步探討學習效果和教學內容的關聯性,並分有五大面向:學習效果、專業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另外分類的性別平等,表示教師們可透過教學評量結果,初步瞭解自身的專業態度是否受到學生的肯定、學生對於課程的教學方法是否滿意等,而張主任也表示雖然評量的分數可能會影響到教師對教學所保有的熱忱,但張主任也引用名言「教學傑出的老師並不代表從來沒有失敗的經驗,也並非能永遠保持最佳的教學狀態」、「傑出教學是可以學習來的」來鼓勵新聘教師將來面對挫折時,能持續地向上與精進。
(三)教學研習:此部分張主任說明了到校兩年內的新聘教師,須於規定時間內完成參與至少4次的校內研習活動,表示相關採計規則可參見「教師教學專業發展辦法」,而教師教學研習活動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類型:教發中心-教學研究與升等(創發)、各院系-學科教學(精進)、教發中心-教學知能(增能)。
(四)教學獎勵與補助:此部分張主任說明了淡江大學為教師所設置的各種教學獎勵與補助措施,以此鼓勵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教材創新方面能持續的進行改進,如教學特優教師、教學創新成果獎勵、各類課程開設獎勵等,而為協助新聘教師於任職初期能順利步上軌道,教發中心也提供了Mentor&Mentee良師益友傳承帶領的管道,透過兩學期(分學期申請)的協力增能與主題諮詢,以會談、輔導、觀摩等交流方式,協助新聘教師解決教學上的困境。
(五)教學研究與升等:此部分張主任說明了新聘教師可依自身的意願,選擇進行學術研究、教學實踐研究,或技術研發研究之評鑑,除了講解相關的教師評鑑制度外,也提供了不同的多元升等選項參考與社群協助。

二、大學,你想怎麼教?-林彥伶老師
經濟系林彥伶老師於「大學,你想怎麼教」中,透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如何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於課堂當中,並以3種不同類型的分組方式,引導新聘教師進行六種教學方法的討論與互動,使其藉由分組的過程相互認識外,也能更進一步瞭解到他人對不同教學法的內涵看法與解讀,藉此林老師也表示在課堂中可嘗試合適的分組活動,使學生能藉由活動學習交換與彙整訊息,以達到教學中成對學習的目的,以此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是學科專家,也都可以是學習者的學習模式。
接著,林老師也表示自身非常喜歡做中學的教學模式,其可透過合作學習、教學引導、提供諮詢等方式,引發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因此林老師以教學藍圖的設計活動,引導教師們思考自身課程可融入的教學方法、學習成效評估、預期目標等項目,協助教師調整現有課程,並規劃出更多元的課程設計模式。

三、用科技、助教學-王怡萱老師
教科系王怡萱老師於「用科技、助教學」中,透過自身的教學經歷,分享如何運用資訊科技和媒介,將傳統教材轉化為數位內容,進而創造出更多元的學習模式,使學習不再受限於教室內的教學,也特別提到於過去的疫情時期,加速了遠距教學和科技融入教學的整體發展,因此對於初次接觸的新聘教師,王老師也建議以兩個層次來作為教學設計的劃分,層次一為達到基本目標與需求,可根據課堂選擇合適的工具來搭配,以達到自身預想的教學目標(如增加教學互動);層次二為強化多元學習的方式,可根據課堂屬性輔助、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強化學生更深層的學習認知與能力,如王老師自身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互動為目標,再接著以提升學習成效為目標,最後以延伸的課後學習來做工具與課程上的搭配與選擇,使學生能創造出不同的學習改變。
而王老師也表示科技結合學習絕非必要的教學要素,也需避免學生因額外的工具使用,導致手忙腳亂、失去學習焦點等問題的發生,而科技工具融入教學目前依然存在著許多可行性、接受度和規劃難度等方面的挑戰,因此王老師呼籲教師們可於課程需要改善時,再考慮將適合的工具加以整合到教學當中,同時也可試著思考自身的教學初衷,從中選擇符合自身理念的教學策略與科技工具,使其能更有效的幫助教師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促進教學中與學生間的互動體驗,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


四、顧客(學生)體驗旅程的大小流程設計-涂敏芬老師
企管系涂敏芬老師於「顧客(學生)體驗旅程的大小流程設計」中,強調教師的職責不只是傳授知識,也需要創造出能幫助學生學習和展演的環境,因此涂老師也透過自身的課程,分享如何將設計思考融入課程設計,並以其中服務系統中的顧客體驗旅程來進一步說明如何來進行課程設計,並邀請新聘教師以學生為顧客,老師為前台服務人員的概念,思考自身能夠在課程中提供什麼樣的顧客體驗旅程給學生,而後台即為事前的教學準備與規劃。
涂老師也以林老師先前的主題活動為例,逐步說明顧客體驗旅程的概念,透過簡單的問答與思考,使新聘教師們理解服務接觸點、時間順序與後台準備的重要性,並以A.E.I.O.U的模式來設定教學模組,進一步建構流程肌群,協助教師們著手繪製自身課程的顧客體驗旅程設計,其內容包括:課程主題、對象、目標、以及課程中所設計的活動與內容,期間涂老師也針對有困惑的教師給予回饋與建議,讓教師們對於課程規劃有了更加詳細的規劃與調整。

五、遊戲式的教與學(分組活動)-林彥伶老師
林老師於活動當中,以經濟系的課程概念為例,帶領教師們透過分組的方式進行不同的競賽體驗活動,透過趣味的遊戲式教學,使新聘教師實際感受到教學的設計巧思與內涵,同時瞭解教學的多元與創造性。林老師也表示不論在主題式的課程、英文授課的課程或是其他領域的課程中,都有各式的教學活動可使課程趣味化,如問答遊戲、DIY活動,或是讓學生奔跑闖關等,因此選擇合適的遊戲式教學,對學生與老師來說都相當重要。
而整體的競賽體驗活動包含撲克牌的交易方式與組合積分(學習貿易市場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數字卡運用與決策(學習資源的配置決策與賽局理論)、英文接力記憶遊戲(強化學生對英文的練習並同時進行學習總結),其不僅能透過競賽的方式,使學習的過程充滿樂趣,也同時增進了整體的學習專注力,並引導新聘教師體會到,知識可如何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表示若能將較為艱澀的課程趣味化,不僅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也能使其更加深刻瞭解其中的含義與知識。

六、互動式教學技巧體驗(分組活動)-涂敏芬老師
涂老師於活動中,首先強調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差異,尤其是針對英語作為母語和英語作為外語的學生,以此凸顯出互動式教學技巧的設計和應用尤為重要,因為學生的語言背景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整體的學習效果,表示若教師忽略了提供學習鷹架的必要性,部分學生可能會面臨到很大的學習困難,因此涂老師也將在場的教師們分成3人一組,進行「學習成效金字塔」的7種教學策略排序之討論,提供每個小組進行分享的機會,涂老師表示在課程中也可利用CLIL或EMI等方式,提供學生學習技巧的鷹架,讓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互動性,也同時也能將語言和專業知識進行結合,達到雙重學習的效果。
而涂老師也透過各種案例的設計,讓新聘教師們以思考教學策略是如何融入到課程當中,並強調上課的流程極為重要,而課程中也不需給予學生太多有關任務的細節,以提供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學習掌握訣竅,使其獲得記得住、懂得用、帶得走的知識技能,也使「學以致用」與「用以致學」能夠同時並進。
七、科技輔助教學工具體驗(分組活動)-王怡萱老師
王老師於活動當中,以數位教材可能的呈現方式進行分類,介紹了多種不同功能的科技軟體,其中包含數位教材設計工具:Camtasia、Evercam、oCam等、科技輔助教學工具:Kahoot!、Quizizz、Plickers!等,並深入講解Recordcast、Apower REC兩種螢幕錄影軟體、Apower Compress檔案壓縮軟體、PicPick素材後製處理等多項軟體的操作方式與功能介紹,同時也提供從無到有的操作影片來展示各種軟體的使用方式,其中王老師也選用了Nearpod互動軟體,引導新聘教師親身體驗數位工具輔助教學的功能與情境,並以逐一講解其設計流程、不同功能的使用時機、教師端後台數據蒐集的方式等,表示透過軟體的應用,不僅可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可作為課堂的發展活動使用,或是做為學習評量的方式等。
最後,王老師也提到,數位工具除了即時與非即時性的學習平台,也包含了許多不同功能的軟體與工具,在使用初期多少會感到些許的陌生,但挑選到合適的輔助工具,並加以善用,絕對能成為教師在教學上的一大助力,因此鼓勵新聘教師可多加嘗試與摸索。

八、分享、回饋與發表&綜合座談暨閉幕-張月霞主任、林彥伶老師、王怡萱老師、涂敏芬老師
透過個人的分享環節,每位新聘教師皆以數秒的時間,分別介紹自身的背景與實作設計活動中,自身所選定的課程與特色之處,接著分為兩組進行約十分鐘的發表與交流,而透過新聘教師所製作的海報,也實際展示出其運用許多於活動中所學的內容與技巧,與自身的課程進行設計、融入與調整的方式,內容相當用心且豐富,而藉由分組交流的機會,新聘教師也透過他人的發表與回饋,彼此相互學習、相互勉勵、收穫滿滿。
最後,三位主講老師與張主任也給予新聘教師們總結性的回饋。首先,林老師表示新聘教師於未來的課堂中,需注意準時上課與下課,也提醒在教學中需保持彈性的課堂進度,以利適時調整課程內容,此外,也分享讓學生忙碌是一種激勵學生的學習方式,或許教師們可以嘗試看看,最後針對老師們所發表的成果內容,林老師建議於期末時,可採用更多元的評量方式,來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接著涂老師則表示除了「學以致用」與「用以致學」的理念相當重要,另外善用教發中心的Mentor&Mentee的活動對於新聘教師來說也格外重要,表示透過相互的討論和扶持,彼此一定都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而王老師則表示看到許多老師們精彩的規劃與設計,能充分感受到老師們對教學的熱情,因此提醒實際踏入到課室當中,難免會發生許多與想像中的差異或困境,鼓勵新聘教師可適時調整心態,並回想自身於學生時期的感受,換位思考或許就會豁然開朗、迎刃而解了。最後張主任表示看到新聘教師都非常專注參與活動,在分享專業領域的知識,也都相當有自信,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增進了彼此許多的視野,也呼籲新聘教師要努力、持續地精進,以達到符合自身的理想與成效。
教務處蔡宗儒教務長開幕致詞
教務處蔡宗儒教務長開幕致詞
張主任主講「教學二三事in淡江」
張主任主講「教學二三事in淡江」
林老師主講「大學,你想怎麼教?」
林老師主講「大學,你想怎麼教?」
王老師主講「用科技、助教學」
王老師主講「用科技、助教學」
涂老師主講「顧客(學生)體驗旅程大小流程設計」
涂老師主講「顧客(學生)體驗旅程大小流程設計」
新聘教師進行工作坊實作活動
新聘教師進行工作坊實作活動
新聘教師進行分組討論與交流活動
新聘教師進行分組討論與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