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高中或非營利組織合作的未來,將為學習者開啟對真實世界的認識,貢獻教育服務,成就共好,更尋找大學善盡社會責任的多元方向。
淡大薛曉華教授主持的高教深耕計劃「大手牽小手,高中與大學共備課程、共創學習」,1/5的活動再度邀請德夢想者聯盟身障表演團隊的品牌經理-林政緯來與大學部教育系同學對談,與我們談他社會企業參與的經驗與社會企業目前的現況,在薛曉華教授主持下,從中理解林政緯經理的人生的歷程及社會企業的運作,探討大學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的可能性,構思台灣教育的未來。
主講人這次用兩個層面來跟學生們進行分享,第一部分希望學生們能夠明白社會企業的本質是解決問題還有堅守自己的使命崗位,會讓他們能夠深入了解使命的價值,因此在第一堂課的時間當中,用小組討論加上分享式領導的方式,讓大家一步步的推敲「到底使命在生涯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
工作重要嗎?對你來說工作佔生活當中的比重是多少呢, 是三分之一還是三分之二或是全部?工作的本質又是什麼呢是為了掠奪擴張還是為了解決問題?在引導之下為了讓大家思考拿掉社會貼給我們的標籤之後「我」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就如同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當中,主角被設定為「必須找到人生的意義與熱情」才能夠進入到轉世投胎的行列當中。每個人都是帶著一張使命的證書來到這個地球上旅行,只是過程中我們可能都忘記了,所以需要重新學習使命的重要性!
講師分享到影響他非常深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他是孟加拉銀行家、經濟學家,教授,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作為經濟學教授,尤努斯發展了「小額貸款」和「小額金融」的理論和實踐,創建了孟加拉鄉村銀行,給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創業者貸款。2006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授予他與孟加拉鄉村銀行諾貝爾和平獎,表彰「他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也因此在世界各地興起了社會企業的浪潮。
政緯講師不單單只是做介紹而是給出了一套系統性的流程,找議題、建商模、給行動,白話文來說就是先找出社會企業想要深耕的議題,探索出適合自己的一套商業模式,最後以行動付諸實踐。
這邊舉了反轉學校作為案例說明,他們以創新教育為策略幫助企業找到社會企業責任的永續目標,因此他們致力於聯合國17項指標當中的優質教育,客製化專屬的教案,並且鼓勵員工積極的參與從中找到認同感,最後是建立正面形象與影響力的社群IP。玩轉學校的商業模式,舉辦冬令營、夏令營,校園當中學生的課程,校園當中教師的課程,企業外包社會企業責任的點數。
在給出行動方面,講師用自己在2021年參加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創意電梯簡報組獲得最佳潛力新秀獎的經驗來跟同學們做分享。這個創業提案當中用「人生炸g店」輔導身障人士學習新媒體行銷製作節目,透過人物訪談的方式傳遞生命中正向熱情的能量,一方面培養一技之長另外一方面也是試圖創造更多身障者的就業機會,我們固定會安排業師進行教育培訓,也向政府部門申請輔導專案,期盼打造一個真的自由平等的社會企業。
在課堂的最後政緯講師用「擁抱行動計劃」,勉勵同學,其實在重度身障的世界當中有99%的日常生活需要別人的協助,但是至少擁抱這一個舉動是他可以獨立完成的,也剛好是現在這個社會非常需要的,其實你不需要做很多,只需要開始行動,這個世界就真的會不同。
如今的政緯經理也尚未放棄當初的歌手夢,與全盲的音樂人洪新智組成「紅心四」雙人團體,為弱勢族群寫歌,並在國父紀念館演出,近期也有收到尾牙、頒獎典的演唱邀約,這也鼓勵著我們即使教育上有許多荊棘與挫折,也要保有希望與夢想,堅持對教育服務的那份心,以愛和行動持續創造更多教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