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1-12-14

點閱:109

參考檔案:

青年國際服務~泰北文教服務經驗

SDGs:優質教育 減少不平等 
大學與高中或非營利組織合作的未來,將為學習者開啟對真實世界的認識,貢獻教育服務,成就共好,更尋找大學善盡社會責任的多元方向。
  淡大薛曉華教授主持的高教深耕計劃「大手牽小手,高中與大學共備課程、共創學習」,12/14的活動邀請實驗高教設計專任研究員-林欣毅來與我們對談,分享他的青年國際服務經歷,透過泰北文教服務的經驗,了解泰北美斯樂(Mae Salong)的沿革、理念與願景及正在執行的計畫,在薛曉華教授主持下,從中理解國際服務的運作及與青年國際志工的點滴,探討大學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的可能性,構思台灣教育的未來。
  欣毅是淡江教政所的所友,而後前往北京清華大學進修教育學博士,對於課程與教育改革十分關注。一開始與我們介紹泰北美斯樂的故事,1949年國民黨撤退到台灣,但有少部份部隊經由雲南撤退到泰緬邊區。在這個三不管帶,他們成為國際孤兒,卻仍效忠國家,頑強的與中國、緬甸及泰國政府軍戰鬥,只求一個生存空間。後來接受泰國政府招安,成功消滅了泰北的共產黨,得到泰皇拉瑪九世召見嘉勉,給予泰國公民身份。他們最後的駐地就在泰北清萊府的「美斯樂」。
  美斯樂位於泰國北部清萊府,是泰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和旅遊聖地,素有「泰國春城」、「中國村或華人村」之稱。泰北孤軍93師等官兵及其後代很多都生活在這個地處泰國北部山區的美斯樂,在美斯樂除了華人外,還有5個泰國少數民族。台灣著名作家柏楊所著的《異域》,即是描寫生活在美斯樂的中國人在異國他鄉自力更生、頑強不息的奮鬥過程。但這邊的居民逐漸成為一群流落異鄉的孤軍,柏楊寫道:『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在柏楊的書中也形容當地的樣子:「整個美斯樂建立在一個山坡上,那條最熱鬧的大街像兒童樂園的一條滑梯,三十度左右的陡峭斜坡,街-假定可稱之為街的話,街上滿布流溝,和隨時都能把人馬絆倒在地的大小石頭;兩旁是用竹子、泥漿做牆,鐵皮做瓦的房舍。」
  但七十年後的現在,美斯樂是什麼樣子的呢?房屋內沒有地板,是一片斑駁的紅泥地,茅草屋已有了鐵製的波浪板,整個房屋是土的色調,幾根竹子撐起鐵製波浪板,變成了一戶戶的家。大街上依然有雜貨店、美容院、加油站和便利商店,但是簡陋的像回到過去的臺灣;這裡的人工作以採茶、賣茶和背貨為主,當然還有高獲利的毒品種植,這導致了很多問題,孩子們說:「我得努力賺錢,以供應我爸爸媽媽吸鴉片。」、「學校,很多人在吸鴉片的,你走進教室一看,通常都是坐在比較後面,眼睛沒有精神,也會一直自言自語,老師罰他們也沒用,抓不完的。」、「這裡的雨季特長,沒得工作時,就特多人吸鴉片,有時爸爸吸到昏了,也會教小孩子吸,很可怕的。」除了吸食毒品的問題,這裡的女孩大多很早生育,也沒有避孕概念。身分也是一個大問題,擁有國籍,和一張身分證,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是天經地義、再平凡不過的事,只要高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居住、遷徙,但在泰北難民村中的華人,卻有各種不同的『證』來區分他們的身分,有公民證、隨身證、難民證、自由難民證、前國民黨軍人證、自由入境證等等,將人民分成許多等級且生活處處受限制。
  「在那裏服務時,就是把自己放到這裡,跟他們一起。」欣毅說,但他同時也思考「我們是醫療團隊,他們是什麼?」、「我們擁有進步的科技文明,他們擁有什麼?」、「我們無法理解種種落後的生活方式,他們需要改變什麼?」、「我們短暫停留,我們離開;他們會變成什麼?」、「這是一種服務,還是一種汙染?」,美斯樂處在一個沒有知識系統、教育背景的環境之中,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原本自在安然,但毒品與衛生的缺乏,卻促使他們急速邁向死亡與生育畸胎的困境,需要引入知識系統,用教育改善。
  徳元分享:「以前的歷史課都有學過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當時其實沒有細想過有沒有人是沒有一起到台灣,但卻也一起離開中國領土的人民,聽完欣毅講師的分享後,才知道在泰國北部------美斯樂這邊有著一群跟我們一樣說著中文,卻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民眾。由於台灣是個海島國家,沒有辦法在路上走一走就到了另一個國家,所以比較難體會到這種感覺,但能想像在國境邊界一定會有三不管地帶,而在這邊生活,首先要確保的一定是生命安全,是要求生存,不像我們和平地方可以追求生活,所以像欣毅講師這樣為那邊的人民提供他們需要的援助我覺得很偉大。」
  恩羽:「這次的講師為我們帶來很特別的經驗分享,也可以說是在述說一個故事給我們聽。從未想過離台灣好幾千公里的國度,某一個小小的角落會有繁體字、與台灣密不可分的一群人在那邊為了生活努力著,謝謝講師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知道美斯樂這個美麗的地方。講師在述說經歷的過程中,有一件讓我印象滿深刻的事,他說:我們要去思考,我們來這邊短短的幾天是在幫助美斯樂的大家?還是在污染他們?據我所知,這種異地的志工服務活動,通常都只是蜻蜓點水般的帶過,但講師他們持續了10年的教育服務,並且會去考慮到什麼是為當地人好、什麼對當地人來說其實是困擾,透過省思去看待這十年的歷程、並且不斷改進,不會像外來者一樣,侵蝕他們既有的文化,而是保存他們文化,這是在國際志工活動難得可貴的一點。」
  弘銘分享:「聽完欣毅講師的演講後,也特地去找相關資訊;知道自1953年開始,段希文將軍留在當地領導被拋棄的孤軍,選擇以美斯樂為根據地與泰國政府周旋,最終也獲得泰皇認可,承認泰北孤軍及其後裔在泰北的居住權;部分孤軍壯士還被授予為泰國公民身份。立足異邦之後,段希文將軍更致力於美斯樂地區的建設、農業教育等發展,這樣的奉獻讓我十分敬重。試問現今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勇氣及毅力能去完成這樣艱困的任務啊!最後送地送上異域劇中歌曲連結:家太遠了,與大家分享 https://youtu.be/tUMW8zMq6xU 。」

  大家在這次講座中都獲益良多,希望能保持對教育服務的那份心,以愛和行動持續創造更多教育的可能性。

計畫別:在地實踐成就使命--人才培育區域治理

發佈單位:教政所

上一則:協會經營與青年國際志工
下一則:化學遊樂趣(化學車)五月份新北市巡迴活動 (石門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