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淡江首頁
Toggle navigation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深耕專區
最新消息
深耕簡介
成果展現
活動花絮
影音專區
專刊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活動花絮
日期:2020-10-14
點閱:192
參考檔案:
全球在地行動實踐創新成果分享
SDGs:
語言系謝顥音老師分享「教學創新成果」經驗
教發中心於109年 10月14日邀請語言系謝顥音老師,進行「全球在地行動實踐創新果分享」講座,謝老師以自己於「畢業專題」課程,國際化經驗與在地實踐的結合,向與會教師說明其創新教學的規劃與成果。
教學理念
謝老師說明教學理念,首先以系的核心指標來檢視,語言系注重語言的溝通、應用及應變思考能力及團隊合作等。謝老師於「畢業專題」課程中,應用蘭陽校園最大的特色-全英文授課及大三出國留學,同學們已具備的國際化經驗,透過學生已有的國際化經驗,帶入宜蘭在地,使二者可以做完美的結合,進而達成教學目標,除此之外謝老師同時融入永續概念,希望全球在地行動實踐計畫,能從先前經驗累積並持續傳承。
創新教學的設計與規劃
謝老師表示「畢業專題」這門課,在其看來就是小的研究,其運用Plan-Act-Observe-Reflect做為課程設計主要架構,透過PAOR不斷的循環操作,學生在不自覺中也完成了研究。謝老師說明語言系培養學生具備六大核心能力,包含1.可以用英文溝通。2.可以善用具實用性英文的能力。3.有能力可以辨別關鍵性事件、問題。4.學會分析資料。5.了解各種多元文化。6.學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所以除了運用上述循環的主架構,謝老師在規劃多項小組作業,包含1.團隊合作進行中文企劃書撰寫,並向外面機構提案申請經費;2.團隊合作完成組織性閱讀、活動計畫、執行計畫和實際會面紀錄書;3.規劃成果展等。此外,學生需撰寫反思並將其投稿。
・學生的學習成效及創新教學成果
「畢業專題」是門服務學習課程,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謝老師運用即時訊息軟體及網路app(Time Tree),搭配會議活動的安排,與學生溝通,謝老師表示,運用網路與實體與同學互動,不但增加互動的即時性,能即時協助遇到困難的學生,同時更能掌握學生各項活動的進度。
謝老師表示,學生至機構與服務對象進行共讀等各項活動,在服務結束後,學生們自發性的製作繪本,其配合學生的需求,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邀請專業人士開設微電影拍攝與製作、以及如何撰寫投稿文章等課程,來提升學生的能力,學生們也都完成了相當專業的書籍、微電影,整體活動成效益加顯著。謝老師在學習評量部份,加入學生自評機制,透同儕間互相評論,不僅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時更學習到其他人的優點。最後則以大型的活動成果發表會,展現學生學習成效。
・結語
謝老師表示,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腳底下的土地,所以他以蘭陽校園學生特有的國際化經驗結合在地行動實踐,以結合理論和實務來關懷我們所處的社區。這門課程對於學生而言不只是一個學分,學生們透過在場域中的學習,不僅提升專業能力,更能自我檢視,也使學生們在未來踏入職場時有了強力的準備。
謝顥音老師分享「教學創新成果」經驗
謝顥音老師現場展示學生學生成果
系謝顥音老師現場展示學生學生成果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
教學研究型升等經驗分享
下一則:
舉辦工廠參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