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2-10-19

點閱:203

參考檔案:

教育學院「多元與創新」教學研習活動──SDGs與台灣教育場域實踐對我們的啟發

SDGs: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邀請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淑敏教授主講「SDGs與台灣教育場域實踐對我們的啟發」。
邀請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淑敏教授主講「SDGs與台灣教育場域實踐對我們的啟發」。
  陳老師希望透過這次演講,能讓聽者可以知道SDGs的歷程發展,如何發展出來?這幾年來有什麼狀況?以及思考2050年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是需要透過每個人去關懷、檢視的目標,內容不只包含永續發展,也包含人性本質,像是公共愛、公共關懷,也是一個需要透過你、我、群體的合作才能完成的目標。
  演講過程中談到各個向度,強調我們都應該了解每個向度的細項與整體性,而不是只單看表面、單向度,若不去了解可能會誤會其意思,進而導致所傳達之目標與實際目標有所落差,最後也提供老師們一些教學實踐方式的例子,老師可以透過教學與SDGs做串聯讓學生意識到什麼是SDGs。
  陳老師也說明SDGs的設定過程,從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元1945年聯合國成立、1948年發布世界人權宣言、1987年布倫特蘭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正式定義「永續發展」:永續發展是一發展模式,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他們的需求。以及1997年發布世界責任宣言、2000年發布世界人權基本價值,最後聯合國於2015年正式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
  SDGs總共有17個項目,17項項目裡面的細項要注意去看,有些名詞可能會讓人會錯意,導致教學目的與項目重點有所落差。
  像是在1974年通過了《關於促進國際理解、合作與和平的教育以及關於人權與基本自由的教育建議》建議各階段教育均應具有國際和全球視野,以了解和尊重各國人民及其文化與生活方式。
  陳老師最後也舉例,老師們在進行教學前,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以下三個問題:
1.問學生在校園當中看到什麼問題?
2.問學生對於自己的生活中有感到什麼不方便?
3.問學生覺得我們社會中什麼應該要改善?
之後結合、串聯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是透過教學實踐,與學生共同關懷SDGs。
============================================================================
活動主題:SDGs與台灣教育場域實踐對我們的啟發
主講者: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陳淑敏
活動日期:111年10月 19 日 12:10-14:00
活動地點:教育館ED601
參與教師人數:18
活動滿意度:6.0
意見交流(教科系徐新逸老師)
意見交流(教科系徐新逸老師)
意見交流(教設系潘慧玲老師)
意見交流(教設系潘慧玲老師)
意見交流(教設系邱俊達老師)
意見交流(教設系邱俊達老師)
陳國華院長致贈陳淑敏老師紀念品
陳國華院長致贈陳淑敏老師紀念品
會後合照
會後合照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育學院

上一則:111-1「社會議題探索暨實踐課程」:原住民議題影展「只要我長大」
下一則:經濟系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洲仔灣淨灘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