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3-06-01

點閱:244

參考檔案:

教學特優教師教學分享:在歷史教育中提升學習興趣及批判性思考(歷史學系蔡育潞老師)

SDGs:優質教育 夥伴關係 
邀請歷史學系蔡育潞老師分享「在歷史教育中提升學習興趣及批判性思考」研習活動
邀請歷史學系蔡育潞老師分享「在歷史教育中提升學習興趣及批判性思考」研習活動
本次研習活動於112年06月01日舉行,邀請蔡育潞老師分享個人教學經驗,以大學部、碩士班、通識教育等課程角度,闡述自身的教學理念與設計,此外,蔡老師也透過導入多元教材的方式,將課程豐富化,不僅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使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
“歷史教育的發展”
首先,蔡老師以歷史教育的難與易作為開場,說明歷史教育的資源豐富性與多元性,藉由學習的歷程,鼓勵學生探討自身的喜好與興趣,以選擇符合自身發展的歷史領域,如宗教、藝術、經濟和文化等等。因此,蔡老師時常透過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考,鼓勵學生創造自由思考的靈魂,提高其分辨資訊真偽的敏銳度,並致力減少學用落差,加以促進課程中的歷史文學專業、人文學與人本思考。
“多元的教學理念與課程設計”
接著,蔡老師分別以不同類型之課程說明各自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如大學部多以概念解釋、討論與反思,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而碩士班則多以閱讀、解析等方式,注重學生的歷史專業能力,以發展自身論點與想法;最後通識課程則以提問、講述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促使學生將歷史與生活進行連結,提升整體學習興趣。
“教學資源的應用與核心素養”
最後,蔡老師分別介紹自身於課堂中常導入的幾項教材資源與素材,如透過BBC、Punch、National Archives等資源平台,找尋適當的線上影片及圖文漫畫,針對其內容進行故事議題探討與提問,不僅有效促進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蔡老師也提醒,學會解讀與辨識歷史事實或生活中的知識,也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重要素養,除了學科專業,也應學習生活倫理、藝術審美,懂得與他人交談互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志向。
蔡老師分享個人課程教學規劃
蔡老師分享個人課程教學規劃
蔡老師分享如何在課程中進行提問	與會老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蔡老師分享如何在課程中進行提問 與會老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蔡老師分享如何在課程中進行提問	與會老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蔡老師分享如何在課程中進行提問 與會老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與會老師熱烈參與互動與交流
與會老師熱烈參與互動與交流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學教支援韌性培育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教學特優教師教學分享:如何運用教學及社交平台活化教學現場(英文學系蔡瑞敏老師)
下一則:舉辦工廠參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