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19-09-03

點閱:170

參考檔案:

108學年度新聘教師教學工作坊

SDGs:
108學年度新聘教師全體合照
108學年度新聘教師全體合照
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組於9月3日舉行「108學年度新聘教師教學工作坊」活動,透過工作坊讓新聘老師能更快適應淡江大學的教學生活。本次工作坊的課程邀請師培中心陳劍涵老師及課程所張月霞老師。工作坊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份由教發組李麗君組長詳細介紹淡江校內制度及給予新聘教師諸多提醒;第二部份由師培中心陳劍涵老師與課程所張月霞老師分別各自分享實務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第三部份由陳老師與張老師接續帶領新聘教師成員們進行課程設計的實作與回饋討論;第四部份為陳老師與張老師帶領引導新聘教師們共同從自己開始出發,反思在實際場域中可以如何促進學生學習與引發動機,進而有效學習。

經驗傳承之不可不知的淡江教師大小事
首先,由教務處教發組李麗君組長主講「教學二三事in淡江」,為了協助教師教學職涯順利並迅速了解淡江教師制度及規章,李組長詳細說明校內制度及注意事項,主要分為四大部分:
(一)教學評量
  淡江期末教學評量為六點量表,分別有五大面向:學習效果、專業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性別平等,前四項加總為教學總分。就歷年105-107學年度大學部、研究所課程平均趨勢圖表的結果來看,在各面向中教師的專業態度較受到學生的肯定,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相對較低,而學習效果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息息相關,故建議教師們思考可以如何強化教學方法,進而提升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老師不再是單向傳遞知識,而是與學生一同探索學習,教育的內容更應強調「如何教」,為幫助學生學習,老師也要磨練教學技巧。
(二)教學研習
  提醒新聘教師對於研習活動參與次數要求與規定,如到校二年內新聘講師、助理教授,至少參加4次校內教學研習活動,1081新聘教師須於1081~1091(3個學期)完成規定次數之研習,研習採計規定參見「教師教學專業發展辦法」。
(三)教學獎勵與補助
  教學相關獎勵及補助措施,包含教學優良教師、教學特優教師、教學優良教材獎勵、教學創新成果獎勵、各類課程開設獎勵、教學實踐研究補助、教師專業成長社群、良師益友傳承帶領等。
  藉由新聘教師Mentor & Mentee良師益友傳承帶領,以協助本校新聘專任教師了解淡江文化、教學環境及資源並得以順利進行教學、研究、輔導、服務等工作,推動本校優良教師帶領新聘專任教師共同成長。
(四)教學研究與升等。
  透過學術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技術應用型、藝術作品、成就證明、體育類科等多元升等途徑,整合個人學科專業、教學、研究,以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成效為研究重點,持續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對教學的熱情。

「新興學習科技課程」與「課程與教學理論」之課程設計實例示範
  首先由陳劍涵老師從吳念真的Be A Giver〈感謝先生篇〉中的條春伯影片引領大家思考「何謂教師?」、「何謂教學?」,從教師自己出發思考身為老師的信念為何,在進入到21世紀教育的現況,這個知識爆炸、網路資訊隨手可得,數位科技改變人類的學習模式中,身為大學老師在課堂中及教學上可能會面臨到的挑戰與其因應方式,同時在此歷程中也進而思考,能如何協助學生在學完本學科獲得創新的能力。
  課程設計基本考量大致分為五要點:(一)在原課程中的定位及角色功能(二)學習目標設定(三)主題內容、教學方法與相關資源(四)學習成效評估(五)延伸與自主學習設計。透過實務性課程,從教學架構的擬定到教材的選取與蒐集需不斷地累積經驗,並找到結合時事議題的教材讓學生感覺更貼近生活,產生更多的共鳴進而提高學習動機。期待自己所教的學生能不只有學習如何使用科技,更能靈活的使用工具。
  緊接著,由張月霞老師分享理論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從課程目標設定出發到每週的教學目標規劃的訂定後,開始五面向教學設計的思考:
(一)課前作業:作業的繳交要求,「課前」或「課後」繳交的目的為何;作業量寫多少,目標要訓練到學生何種能力;反思的內容為純心得感想或有針對性的省思。
(二)課堂口頭報告/導讀:分組作課堂報告要求如何分工、合作,分組織功能為何;報告的形式要求,投影片、紙本講義、其他媒材等,並思考各項報告形式的優缺點。
(三)提問與選答活動:學習活動目的,設計什麼樣的學習活動,有助於學生轉化抽象概念為檢視教學實務現場的思考、分析架構;檢視認知歷程向度之階段與功能,記憶 Remember、瞭解 Understand、應用 Apply、分析 Analyze、評鑑 Evaluate、創造 Create。
(四)提問、選答、討論:討論活動要怎麼進行,小組討論或大班討論;學生選答後不公布個人選擇結果,對小組討論的影響?小組討論對個人學習/思辯的影響?對概念的掌握及理解程度?;科技工具可以幫忙提升的學習效益在哪裡?是否一定要用到。討論後小組的輪流報告、發表,是否在漫無主軸的彼此「分享」中結束?小組報告後,老師做總結與統整,或者進一步提供思考的必要性?
(五) 測驗評量與問卷:運用什麼樣的「工具」,有助於理解修課學生的特質與需要?讓課程的設計有助於其專業自我的發展?教學實務研究中「教學研究」證據性資料蒐集的需要性與否。
  每個環節應思考是否符合當初教學目標的設定,逐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具體化。

新聘教師運用基本考量與思考進行課程設計實作與彼此回饋
  在透過陳老師與張老師的實例示範後,兩位老師利用「課程教學活動設計」學習單,讓教師們回頭思考與檢視自己本學期的課程教學計畫表中的課程設計細節並針對某一週次的課程設計記錄下來,並在小組中討論自己的課程內容與規劃,進而邀請四位自願的新聘教師,在下午的回饋時間,提供自己的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進行討論與彼此回饋、建議、修正,在此研習單元中帶著新聘教師共同討論可以如何實際運用課程設計的基本考量在實務的教學上。

以學習者中心的教學要素與「動機、對話、思考、成效」四大觀點思考
  緊接著進入最後主題「如何促進學生學習」中,上半場陳老師帶領新聘教師一同思考在過去經驗中,有哪些老師對自己的學習影響至深,邀請新聘教師們分享過去好與不好的經驗。接著,進入主題「以學習者中心的教學要素(Schweisfurth,2013)」概念中,
進一步針對「為什麼學生不想學」、「為什麼學生學不會」、「如何可以稱得上是成功的教學」、「讓學生有效學習的情境中,應包含那些要素」等四個問題討論,將答案寫在便利貼上,並將個人答案各自貼在同個主題下的白板上,讓每位教師都能看見彼此對同一個問題,不同思維的刺激與觀點,拓展不同的思維。此四個問題思考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要素連結與運用。
  下半場中張老師邀請每個小組內彼此分享對「動機、對話、思考、成效」四大觀點的個人價值觀點與看法,一個成員負責一個概念,在彼此小組分享完後,針對負責同一個主題概念相同者重新分為同一組,進行該主題概念的討論,並在小組中選出統整的成員,與全班分享統整概念。透過彼此的交叉比對、分析、對話的大量討論、交流中抽絲剝繭出各主題的概念精華,為本場的研習活動做完整的省思與統整概念,期許這些信念能藉由各位研習教師們繼續維持到實務的教學場域中。
李組長說明淡江校內制度及注意事項
李組長說明淡江校內制度及注意事項
師培中心陳劍涵老師講授「如何設計大學課程I」
師培中心陳劍涵老師講授「如何設計大學課程I」
課程所張月霞老師講授「如何設計大學課程II」
課程所張月霞老師講授「如何設計大學課程II」
陳劍涵老師與張月霞老師帶領課程設計實作小組討論
陳劍涵老師與張月霞老師帶領課程設計實作小組討論
協助新聘教師課程設計實作之小組討論
協助新聘教師課程設計實作之小組討論
便利貼活動,從各位老師的觀點出發討論如何促進學習
便利貼活動,從各位老師的觀點出發討論如何促進學習
李組長頒發感謝狀於陳劍涵老師及張月霞老師
李組長頒發感謝狀於陳劍涵老師及張月霞老師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發組

上一則:紅樓120周年慶活動
下一則:化學遊樂趣(分析車)四月份新北市巡迴活動 (中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