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淡江首頁
Toggle navigation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深耕專區
最新消息
深耕簡介
成果展現
活動花絮
影音專區
專刊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活動花絮
日期:2019-01-30
點閱:857
參考檔案:
大手牽小手~大學與高中共創新學習-高中專題發表會
SDGs:
大手牽小手~大學與高中共創新學習-高中專題發表會
寒假是許多學生期待、放鬆的假期,一群來自華德福的12年級生不因放假而停止學習。在1/30這天在由慈心華德福郭朝清校長、顏宗正老師、陳雅瑜老師及海聲華德福蔡佩純老師帶領下,參加這場由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主辦,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協辦的「大手牽小手服務高中生計畫」,策劃活動的主辦人淡江大學曉華教授表示:藉著邀請台灣的華德福高中12年級畢業生【專題發表分享會】,也邀請相關領域的教授前來與談,除了希望給予這群認真的學生回饋及建議外,更希望促進大學教授對於實驗教育~華德福高中生的學習樣貌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本次參與發表的華德福高中畢業生,其專題廣涉及了社會學、人文、心理、法律、藝術、體育、歷史等領域,針對這些專題,與會的教授也在聽完學生們精采的專題發表後給予回饋-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彭秉權教授回饋:「遊戲化學習」是最近學習科學裡最熱門的領域,學習跟遊戲有很多類型,怎樣的學習融入遊戲能讓學習者覺得有趣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高仁川教授回饋:破除學科藩籬是非常重要的態度,也是種培養觀察宏觀趨勢演變的能力。
私立逢甲大學薛珍華教授給學生正面肯定:將反思的過程研究化、學術化,並準備長時段加深加廣會是一個很棒的研究,不僅可以看到自已的改變,若每個人都能有這樣反思能力,我們的社會也會越來越能正向改變。
輔仁大學心理系高玉靜教授回饋:從心理學的角度,同學們正在個體化與社會化的過程,在面向外也對社會有了觀察,而細膩的部份也開始有反思,透過手制的撰寫是很好整理自已的方式,而手寫正向字也有助於正向情緒的提升。
國立政治大學師培中心陳幼慧教授對於華德福教育中的實踐,特別感到肯定:若一個人在13歲到23歲有一次實作經驗,對人生會是很大的啟蒙,而如何在實作當中去解決問題是體制外學生更最令人感動的部份!她也提出我們大學的特殊選才更應嚴謹,從選才中選出10、20年後能解決人類問題的人才!因為一個傑出的人能對「問題」有感,能解決自身與別人的問題。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李加耀教授聽了學生的報告有感而發:目前國內運動員太「競爭」的心態應被反省,若從運動場上延伸到生活上是值得去探討的議題,在所謂的競合關係中如何取得平衡也是我們所需深思的。
私立淡江大學歷史系主任高上雯教授對學生的專題深表肯定:能夠從生活當中去發現研究的主題和探索自我是一個享受過程的重要部份。所有的研究都在解決生活問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自我理解。
不只是學生滿滿的收獲,與會的教授也提到華德福學生的思辨與表達能力確實優於一般中學生,這點再再讓教授們感到驚豔與反思。最後這次的主辦單位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所長也是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理事長薛雅慈教授以清華學院「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成為士農工商」的書院博雅教育精神與大家分享,從實驗高中~華德福教育的專題來看,其實高教創新多年來在追求的跨領域、實踐、探究、反思、關懷等理想,今天我們看到了這些實驗高中生的學習旅程已蘊含了這些寶貴的核心價值與經驗,我們的大學準備好迎接這些學生嗎?我們設計好機制歡迎這些『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嗎?是我們所有大學都要面臨的挑戰!
大手牽小手~大學與高中共創新學習-高中專題發表會
大手牽小手~大學與高中共創新學習-高中專題發表會
大手牽小手~大學與高中共創新學習-高中專題發表會
計畫別:在地實踐成就使命--人才培育區域治理
發佈單位:教政所
上一則:
淡江華語中心《時代華語》數位教學讀書會
下一則:
113學年度觀光西語自主學習成果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