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3-04-17

點閱:208

參考檔案:

「串門子」藝術與科技跨域教學設計分享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暨通識教育中心 鄭圓圓特聘教授)

SDGs:優質教育 夥伴關係 
邀請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暨通識教育中心鄭圓圓老師分享『「串門子」藝術與科技跨域教學設計分享』
邀請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暨通識教育中心鄭圓圓老師分享『「串門子」藝術與科技跨域教學設計分享』
本次研習活動於112年04月17日舉行,邀請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暨通識教育中心鄭圓圓老師,分享自身教學經歷及課程設計歷程,以「音樂舞台生命劇場」為主軸進行跨域的串門子教學整合,並採用多元的教學模式,以解決教學現場中的各式問題。
“面對問題與課程緣由”
首先,鄭老師透過分享自身的學習與教學經歷,表示現今的課程中仍有許多問題尚需解決,如校內缺乏藝術相關課程、校內無藝術作品、學生缺少好奇心、多數老師互不往來等,進而決定開設「音樂舞台生命劇場」之課程,運用自身的建築專業及相關教學經驗(如生命繪本課程、再利用藝術設計系列課程、劇場系列課程、策展系列課程、藝術與心靈療癒系列課程等),結合專題式學習及問題導向學習,消除學習後的知識僵化現象,並利用真實問題來引發學習者或教師們提升學習自主性的動機,同時也能針對問題進行知識建構、分享與整合,達到多元學習、創新教學的目的。
“課程理念與議題選定”
接著,鄭老師深入講解「音樂舞台生命劇場」的課程理念,表示舞台的魅力可創造強大且有效的合作及溝通場域,不僅能激發當事者之間的思想與情感,也能牽動觀看者心中的情緒,因此課程透過以年輕人關注的生命議題作為主題,進行科技與藝術領域的串門子教學創新,並透過實作公開演出多場教育推廣活動,如覺醒的天國、相約在妹克窪、上帝的眼淚、ART CAN HEAL光雕演唱會、天河神水等,落實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
“課程設計與願景”
最後,鄭老師說明「音樂舞台生命劇場」的四大面向分別為藝術與科技、劇場實務設計、行銷與管理及表演藝術,因此透過分組的模式於校內招攬各領域的教師加入,並使用縱向、橫向整合的CDIO教學模組進行課程設計,不僅提供正式課程,甚至開設微學分課程、工作坊、講座等多元的串門子教學,使師生及協作者皆能由舞台製作、演出的經驗中,啟發個人美感、創造力、應用科技之能力,成為具有潛力且擁有同理及關懷態度的博雅型人才。
鄭老師分享藝術課程理念的重要性
鄭老師分享藝術課程理念的重要性
鄭老師分享課程設計與整合模式
鄭老師分享課程設計與整合模式
鄭老師分享教學成果與願景
鄭老師分享教學成果與願景
與會教師與鄭老師進行交流與討論
與會教師與鄭老師進行交流與討論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學教支援韌性培育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AI+SDGs=∞跨領域教學對談(日文系曾秋桂教授vs資工系張志勇教授)
下一則:舉辦工廠參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