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淡江首頁
Toggle navigation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深耕專區
最新消息
深耕簡介
成果展現
活動花絮
影音專區
專刊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活動花絮
日期:2021-04-21
點閱:279
參考檔案:
談教學設計與實施-多文本閱讀策略與PBL教學模式(中文系李蕙如老師)
SDGs:優質教育
邀請中文系李蕙如老師,進行多文本教學及PBL教學模式分享
教發中心於110年4月21日邀請中文系李蕙如老師進行多文本閱讀策略與PBL教學模式的分享,提到這兩種的教學模式是否能夠增進學生對於課程的學習態度以及成效,李老師將學生的思維獨立出來,透過議論與思考,讓學生去分辨出事情的真偽。
不同層面多文本的探討,將知識廣泛的應用
李老師將多文本的探討運用在通識課程,而多文本閱讀策略有兩種解釋,「大量閱讀」與「形式多元」的學習,而李老師同時運用了後者,首先透過前測紀錄學生對於文本的知識程度,再以隨機異質性的分組,各組報告出不同層面的內容,舉例來說,主題為諸葛亮,每組可以研究他的小說、動畫、電視劇、遊戲等等來選擇報告,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深入探討知識並且廣泛運用,李老師也會講評及提供資料佐證,最後利用後測可以比較學生學習成效的差異;讓學生經由課程學習如何釐清文意、辨別關鍵的論點、著手分析資料及推論理解的能力。
激發學生對真實情境的想法,探討深入的知識
李老師透過許多不同的研習及討論下,讓自己獲得非常多有關PBL教學模式的使用,PBL教學模式是以真實情境的問題作為基礎導向來學習的方式,李老師運用在中文系中國思想史課程;首先進行五分量表的前測,藉由異質性的分組,進行小組的討論,訓練學生對真實情境的發想,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產生;課程中學生填寫討論摘要紀錄表,李老師也提供資料要學生回家預習,課程後要求學生去搜尋不同的資料並在課堂中提供出來討論,可以增加學生對於知識探索的過程越來越細膩,最後進行後測,反覆進行PBL教學模式四次,期中過後會透過與圖書館課程主題合展來讓展現學生的成果,並要求他們自評與互評給予成績。
與會老師專注聆聽李老師分享通識課課程安排
李老師分享課程的規劃及實施情況
李老師認為教學應該要保持耐心及熱情
李老師分享不同的教學模式各有優點,可以融入不同的元素讓課程更豐富
李老師希望能夠透過通識課程讓學生收穫滿滿
與會老師向李老師對於教學課程的規劃做提問
李主任致贈感謝狀於李蕙如老師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
為何教書?理想.正確(政經系梁家恩老師)
下一則:
舉辦工廠參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