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3-11-22

點閱:179

參考檔案:

特優教師教學分享-團隊導向學習(TBL)在通識課程的應用 (學動組黃貴樹老師)

SDGs:優質教育 
邀請學動組黃貴樹老師分享「團隊導向學習(TBL)在通識課程的應用」研習活動
邀請學動組黃貴樹老師分享「團隊導向學習(TBL)在通識課程的應用」研習活動
本次研習活動於112年11月22日舉行,邀請體育處體育教學與活動組黃貴樹老師,分享在課堂上的教學理念與豐富的經驗。教授以團隊為導向,結合了iClass數位學習平台,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方式,並積極促進了團隊間的合作和知識分享。此次活動更為學生們開啟了發展團隊合作技能的機會,強調團隊合作對學習成效的正面影響。
“團隊導向學習的教學現場與研究問題”
首先,黃老師以自身之教學經驗出發,通識課程因人數多、異質性高,加上數位教學的衝擊,接續採用傳統之教學方式恐讓學習成效備受挑戰。因此,探討利用iClass結合團隊導向學習實施教學策略,學生的自主學習、團隊學習、運動志工參與動機以及課程現場之學生學習成效皆上升。而黃教授並非認為學生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展現自己,而是一群人的力量更能將自己帶領到更棒的境界。
“團隊導向學習的教學與研究歷程、成果”
接著,黃老師將TBL教學活動實施的流程分為三階段,分別為「一、準備期」,透過自主學習完成線上講義、教科書所需準備之單元,以利課堂中理解老師所教授之內容;「二、準備度確認測驗」其中又分為:個別測驗、團隊測驗、老師回饋和申訴與辯論。可經由個人和團體之區別,讓學生感受到團體的支撐力、向心力,進而提升團隊導向之優點。部分學生因個人能力、個性等因素,所以對分組較為排斥,此過程能引領學生將團隊導向視為利大於弊。除此之外,藉由老師回饋後之申訴與辯論可以讓同學檢視自身的錯誤,並且進一步去反思、改進。而老師與同學之想法難免有衝突之處,所以也特別建立辯論制度,以提供同學發表自身之想法,並且到說服的效果;「三、應用測驗與討論」此為小組討論之環節,個人思維融合小組,經由討論達到意見整合之成效,能提升學生之團隊合作、溝通等能力,且改變傳統之課程模式,增加學生之學習動機。
“團隊導向學習的省思、建議”
最後,黃老師表示透過回饋可得知團隊導向學習對於學生之學習成效、意願及動機等皆大幅提升,且團隊之支撐能有效減少學生之壓力。另外,使用iClass數位學習平台取代傳統紙本填答,不僅能節省經費外,更能明瞭地建立團隊系統。然而,因教室配置會影響分組討論之效果,所以可不限制學生之座位,確認小組成員後聚集一起為解決方案。建立良好的小組制度,學生將會更被團隊所激勵,進而提升學習動力。
黃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
黃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
黃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現況、問題
黃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現況、問題
黃老師分享團隊導向學習於通識課實施後之成效、改善
黃老師分享團隊導向學習於通識課實施後之成效、改善
老師熱烈參與研習交流與回饋
老師熱烈參與研習交流與回饋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學教支援韌性培育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翻轉我們的世界—SDGs融入大學英文的教學創新
下一則:教科系Illustrator CC認證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