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3-12-06

點閱:334

參考檔案:

教學特優教師教學分享:做中學-以資機電整合技術為例(機電系李宜勳教授)

SDGs:優質教育 
邀請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李宜勳老師分享「做中學-以資機電整合技術為例」研習活動
邀請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李宜勳老師分享「做中學-以資機電整合技術為例」研習活動
本次活動於112年12月6日舉行,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的李宜勳老師受邀分享其教學設計與理念,特別針對資機電整合技術這門課程導入「實作課程」的經驗,深入探討了教學策略的設計與實施,強調實作在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性,並且分享了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方法,以促使學生更深入去理解資機電整合技術的核心概念。此外,李老師也分享了申請教育實踐計畫的成果,強調實踐對學生成效的影響,他的經驗不僅豐富了其他與會老師對實作課程的想像,更提供了實際案例,啟發了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中實施相似教學方法的信心。這次研習活動不僅是知識的分享,更是教學實踐的寶貴經驗交流平台,為提升資機電整合技術課程的教學品質帶來啟示。
“分享從機電系遇到問題”
李老師先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入手,指出機械系學生普遍對資訊課程抱持排斥態度的困境。他發現學生難以將所學內容應用於實際,對學習內容的相關性缺乏感知。透過觀察同學上課的反應,他發現學生更喜歡「做」而非「講」的學習方式。
“以實作導向課程設計”
為了激發學生對程式設計的學習動機,並培養跨領域整合技能,李老師採取了先在人數較少的研究所實施實作課程的方式。他重新設計了針對資訊、機械與電子整合的課程,並強調了程式設計的重要性,使實作成為主導引入資機電整合技術課程的核心。
“將危機變成轉機-申請教育實踐計畫”
接著,由於實作課程所需的耗材資金短缺,李老師思考了解決之道,於是決定申請教育實踐計畫。在計畫的第一年,他引入了問題導向學習(PBL)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實際案例讓學生應用所學,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隨後,李老師發現個人作業難度過大,於是將合作學習納入課堂,鼓勵小組合作,促進思維的碰撞與合作技能的培養,讓學生能夠互相學習、分享經驗,擴展視野。在學期結束後,李老師調查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在第一年實施時,他發現學生過於專注於一些非課程主旨的活動,例如協助機器人縫製衣服。因此,在第二年的計畫中,他進行了一些課程上的調整,讓學生更集中精力於課程的本質,以確保計畫理念更符合實際執行的成果。李老師總結講座時強調,實作對於輔助教學極具價值,學生對學習的意願提高,教師也更享受教學過程。
李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歷程
李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歷程
李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現況
李老師分享自身的教學現況
李老師分享實施成果與問題改善經驗
李老師分享實施成果與問題改善經驗
李老師回應與會老師的提問
李老師回應與會老師的提問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教發中心李主任頒發感謝狀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學教支援韌性培育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112學年度新聘教師教學工作坊
下一則:資圖系專題演講 價值百萬的個人成長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