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淡江首頁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深耕專區
  • 最新消息
  • 深耕簡介
  • 成果展現
    • 活動花絮
    • 影音專區
    • 專刊
  • 下載專區
  • 相關連結

最新消息

2022/03/31

點閱:147

青年國際服務:泰北文教服務經驗分享

類別:學術活動  SDGs:優質教育 減少不平等 夥伴關係

高教深耕計劃施行以來為協助大學建立自我定位及發展特色,教育部率續推動各種輔助計畫,建立各類教育資源中心,以提升大學品質,協助大學發展特色。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的中心是以學校為核心,以學生學習為主體,近年來將「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設為目標,協助大學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學方法之創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

本月份邀請到實驗高教設計專任研究員,林欣毅博士分享青年國際服務在泰國北部進行文化教育推廣與服務的經驗談,主要宗旨在於讓學生們擁有國際視野並且看到不同民族不同時空背景下,如何透過課程設計以及教育改革的角度改善當地人文素養,一步一腳印提升當地的文化水平,提升競爭力之後孩子才會有不一樣的未來。

欣毅博士服務的據點是被稱為「被遺忘的角落-泰北米斯樂」,首先他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動人的故事。1949年國民黨撤退到台灣,但有少部份部隊經由雲南撤退到泰緬邊區。在這個三不管地帶,他們成為國際孤兒,卻仍效忠國家,頑強的與中國、緬甸及泰國政府軍戰鬥,只求一個生存空間。後來接受泰國政府招安,成功消滅了泰北的共產黨,得到泰皇拉瑪九世召見嘉勉,給予泰國公民身份。他們最後的駐地就在泰北清萊府的「美斯樂」。

接著介紹了一部1990年在台灣風行一時的國片《異域》,加深同學們對這一塊陌生的土地與台灣的我們情感上的連結,博士描述「1949年……國共內戰,國軍退守臺灣,雲南境內的兩支武裝部隊,一九三師、九十三師,約一千五百人,退入緬甸…」。

美斯樂位於泰國北部清萊府,是泰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和旅遊聖地,素有「泰國春城」、「中國村或華人村」之稱。泰北孤軍93師等官兵及其後代很多都生活在這個地處泰國北部山區的美斯樂,在美斯樂除了華人外,還有5個泰國少數民族。台灣著名作家柏楊所著的《異域》,即是描寫生活在美斯樂的中國人在異國他鄉自力更生、頑強不息的奮鬥過程。

等著反共復國的國民政府軍,終其一生都過著我們我所無法想像的生活,縱使台灣已經從默默無名的一個小島經歷經濟起飛時期,朝向一個國際化且富含文化多元性的先進國家發展中,美斯樂當地卻宛如時間停滯一般,沒有太多的改變。作家柏楊有感而發的說「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

整個美斯樂建立在一個山坡上,那條最熱鬧的大街像兒童樂園的一條滑梯,

三十度左右的陡峭斜坡街-假定可稱之為街的話,街上滿布流溝,和隨時都能把人馬絆倒在地的大小石頭;兩旁是用竹子、泥漿做牆,鐵皮做瓦的房舍。

當地的居民除了要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之外,還有兩個非常大的威脅因素,第一是毒品,第二是生育教養。採訪當地的孩子時,從他們天真無邪的表情當中所不自覺流露的言語,再一次感受到這並非是十歲孩子應該談論的話題以及無解的煩惱。

小虹:我得努力賺錢,以供應我爸爸媽媽吸鴉片。

英慧:學校,很多人在吸鴉片的,你走進教室一看,通常都是坐在比較後面,眼睛沒有精神、也會一直自言自語,老師罰他們也沒用,抓不完的。

美玲:這裡的雨季特長,沒得工作時,就特多人吸鴉片,有時爸爸吸到昏了,也會教小孩子吸,很可怕的。

除了毒品的問題之外,未成年懷孕的比例也非常高,沒有計劃性的生育成為當地結構性的問題,一個孩子沒有能力去撫養一個小小孩,只是本能性的照顧她,這樣的循環彷彿是永無止盡的謎團。

欣毅問: 哇!這小孩幾歲?

小安: 她已經三歲了。

欣毅問: 那你是幾歲生下了她?

小安: 14歲。這是第一胎,旁邊那個男孩也是我的,現在兩歲了。

欣毅問: 那你肚子裡的寶寶幾個月了?

小安: (靦腆地笑著)五個月了。

不單單是孩子的問題,就連成年人都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擁有國籍,和一張身分證,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是天經地義、再平凡不過的事,只要高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居住、遷徙,沒啥大不了;但在泰北難民村中的華人,卻有各種不同的『證』來區分他們的身分,處處受限制,不能隨意愛去哪就去哪。公民證、隨身證、難民證、自由難民證、前國民黨軍人證、自由入境證,每個區域需要不同的身分證件,這種階級上面的不平等在當地隨處可見。

演講的最後欣毅博士帶領著大家進行反思的時間,部落處在一個沒有知識系統、教育背景的環境之中,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原本自在安然,但毒品與衛生的缺乏,卻促使他們急速邁向死亡與生育畸胎的困境,教育志工的到來這是一種服務,還是一種污染?

我們之於他們…

我們是醫療團隊,他們是什麼?

我們擁有進步的科技文明,他們擁有什麼?

我們無法理解種種落後的生活方式,他們需要改變什麼?

我們短暫停留,我們離開;他們會變成什麼?

除了反思的時間之外博士也用七個步驟歸納出具體的行動,第一步「先備知識」、第二步「學習觀察」、第三步「後設認知」、第四步「自然湧現」、第五步「創造目標」、第六步「重新建構」、第七步「主體行動」。

這次的計劃帶給同學們非常大的文化衝擊,同樣身為華人只是出生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雖然文中提及的這部電影《異域》是很早期的國片,但卻完整保留了這個世代的我們,值得花時間認真感受體會,歷史所要教會我們的事情,課後同學們也對博士感到敬佩,教育的本質就應該回歸到第一線,發揮教育的使命以及影響力才能夠為這些有需要的孩子們找到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時       間:2022/03/31 ( 12:00 ~ 14:00 )

地       點:商管學院B426

主  講  人:林欣毅

主辦單位 :淡江大學 教設系

 參考檔案:
相關照片:

計畫別:在地實踐成就使命--人才培育區域治理

發佈單位:教政所

上一則:與淡大對談學習歷程檔案工作坊
下一則:⿈⾦三秒抓住觀眾:短影⾳企劃實戰全攻略

:::

解析度/瀏覽器

本網站以RWD方式製作,支援各種解析度及瀏覽器建議使用最新版本

網站建置/維護

資料維護:品質保證稽核處
聯絡電話:02-26215656 ext 2043
傳  真:02-2625-2105

網站建置:資訊處 前瞻技術組 沈曼華/系統管理

其它資訊

更新日期:2025/5/18
瀏覽人數: 8029189

使用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