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簡介

(一)推動規劃總述
  • 本校第二期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兩大主軸為工作重點。為持續發揮「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三化教育特色,112至116學年度校務發展總目標訂為「打造淡江大學為『在地國際、智慧雲端、永續未來』韌性大學城」,將「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做為校務治理與人才培育行動策略。除賡續前期「共創大淡水,智慧大未來」中長程發展願景外,為配合人才培育政策並參考「大專校院分析報告-淡江大學」質量化評比結果,擬深化教學作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資訊科技與人文關懷」、「社會參與」、「跨領域」、「問題解決」、「國際移動」等關鍵能力,開發其終身學習、就業創新與國際競爭力。
  • 主冊四大面向在「教學創新精進」方面,將持續鼓勵教師發展創新教學模式,以激發108課綱世代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效,同時再強化本校學生國際交流、跨域學習、資訊能力成果;在「善盡社會責任」方面,透過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實施和社會實踐類課程建置,鼓勵師生對社區鄰里的認同參與,並協助地方創生,此外,亦推動綠色校園和韌性治理教育訓練;在「產學合作連結」方面,將擴大本校學生參與企業實習比例,同時透過實作課程訓練,培養其解決問題實作能力;在「提升高教公共性」方面,再挹注資源,關懷弱勢學生就學輔導,並加強本校公共性及資訊披露。共規劃20項目標、20項策略和78項執行方案。
  • 另規劃國際化行政支持系統專章及資安強化專章,國際化專章協力各單位打造國際化友善校園,以支持境外學生安心就學、外籍教研人員安定就業;資安專章則就綜合外部威脅認知與內在風險評估,因應資安強化要求,擬訂具體作法,持續推動。

第二期申請計畫之目標、策略及執行方案

面向 目標 策略 執行方案
教學創新精進
  1. 推動以學生為本之自主學習機制,鏈結育成中心與創新創業自主學習機制,課程融入STEAM教育理念,推動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多元專長人才培育。
  2. 優化素養導向教育及推動跨領域之輔修和第二主修的彈性學習機制,培育未來人才,依「AI+SDGs=∞」的核心理念,培養學生必備的AI及永續關鍵能力。
  3. 設立三全教育中心,扎根三全教育於淡水校園,逐步擴大三全教育規模,營造本地生與外籍生共學之淡江國際學園住宿環境,推動師生國際移動及學制雙聯。以新東村為主軸,建立生活實驗計畫教育體系。
  4. 與臺灣微軟、遠傳電信全面合作,建置全雲端智慧校園2.0,提升數位學教韌性強度,混合教學虛實整合,建立精準健康智慧經營,樂齡科技學習學制,培育樂齡管理人才,深化以智慧科技為本之轉型學教環境。
  5. 精進教學評量改善追蹤,八大素養IR分析,確保教學品質。
1-1.課程活絡多元適性
1-2.學教支援韌性培育
1-3.三全教育影響外溢
1-4.國際交流在地國際
1-5.關鍵能力增能躍進
1-1-1.彈性課程適性發展
1-1-2.專業扎根深度學習
1-1-3.跨域多元彈性探索
1-1-4.通識涵養素養奠基
1-1-5.STEAM培育全人駕馭
1-2-1.增能培力教研相長
1-2-2.混成教學虛實整合
1-2-3.評量追蹤精益求精
1-3-1.三全教育全人發展
1-3-2.新東薰育生活實驗
1-3-3.健康照護智慧經營
1-3-4.雲端校園優活學習
1-4-1.全球師生互動交流
1-4-2.雙聯學制異地學習
1-4-3.國際文化在地培植
1-4-4.學教互助全英共翔
1-5-1.素養導向世代轉銜
1-5-2.永續教育課程重塑
1-5-3.AI學習證照加值
善盡社會責任
  1. 共織重組課程與非課程活動,建立學生在地認同的價值與全球行動的思維,以培育社會實踐的人才。
  2. 擴散大學之教育量能至中學、社區和地方等場域,促進大學與社會的共融共好。
  3. 在地深耕合作推動淡水和宜蘭跨域治理發展,發展社會參與之平臺機制,建立公私部門協力之夥伴關係。
  4. 致力於地方創生,倡議區域聯盟的建立,透過產官學研的鏈結形成區域創新系統。
  5. 擴大教職員生參與永續校園營造工作,透過自願式治理進行永續報導溝通實務,營造與實踐校園綠色生活。
2-1.三環創新人才培育
2-2.人文關懷在地實踐
2-3.社會創新實作分享
2-4.資源鏈結共創未來
2-5.永續校園價值溝通
2-1-1.三環蘊涵社會實踐
2-1-2.主題融滲議題實作
2-1-3.交流反饋共創媒合
2-2-1.學術實踐在地出頭
2-2-2.看見希望就業工場
2-2-3.活躍老化健康樂齡
2-3-1.數位淡水國際鏈結
2-3-2.地方創生區域治理
2-3-3.化學深耕科普推進
2-4-1.終身學習共創共榮
2-4-2.策略聯盟職人增能
2-4-3.蘭陽宜居群力共好
2-5-1.綠色校園生活實踐
2-5-2.淨零碳排永續共生
2-5-3.永續報導價值溝通
產學合作連結
  1.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從教室內延伸至產業場域。
  2. 從了解學生職能性向,到輔導學生企業實習,產學媒合等,在做中學與企業真實情境的結合下,培育學生具職場競爭力,以減少畢業時的學用落差。
  3. 培養學生進入職場時具備問題解決的能力,以符合聯合國SDG8及9,在快速創新的工業化潮流下,尋得適合自己的工作,並增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3-1.攜手企業共創雙贏
3-2.跨域接軌產學媒合
3-3.數位轉型人才培育
3-1-1.跨域實習連結產業
3-1-2.校友產學永續聯盟
3-1-3.成立前瞻研究中心
3-1-4.產學合作交流活動
3-1-5.推動創新創業合作
3-1-6.跨域實習接軌國際
3-1-7.創新多元國際田野
3-1-8.精準健康智慧照護
3-1-9.聯合發展實訓基地
3-2-1.證照在手得心應手
3-2-2.元創客孵育新夢想
3-2-3.守護天使展翼翱翔
3-2-4.數據實證回饋教學
3-2-5.健全職場體驗體制
3-3-1.AI研發校園驗證
3-3-2.AI落地實習實現
3-3-3.微軟雲端大使招募
3-3-4.微軟雲端大使培訓
3-3-5.微軟雲端大使實踐
3-3-6.數位轉型腦力激盪
3-3-7.聚合能量培育人才
提升高教公共性
  1. 提供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入學前優先招生措施,並強化其在學期間經濟扶助及輔導機制。
  2. 持續多元之課業輔導協助學生學習,並透過職涯輔導措施,以厚實就業職能。
  3. 強化師資結構、符合生師比規定,並以彈性薪資之獎勵制度,留住優秀教學、研究績優教師。於提升教師教學研究能量之同時,持續推動多元升等制度、落實學術倫理自律機制,並加強宣導性別平等相關議題。
  4. 定期揭露辦學資訊及董事會資訊。
  5. 以數據驅動校務決策,精進人才培育,進行互動關係人調查,深入統計分析,供業務單位深化學生學習成果及強化學生各項關鍵能力。
  6. 持續推動時代華語教學系統,使其成為臺灣第一套推廣至全球的對外華語教學系統,並致力推廣海外有志學習者。
  7. 優化整合行政資源,韌性治理國際化行政,精進境外生輔導配置與資源,實現突破紅海廣納外生目標。
4-1.關懷弱勢適性輔導
4-2.精進輔助實踐自我
4-3.強化師資提升績效
4-4.校務治理資訊公開
4-5.智慧IR數據驅動
4-6.開放華語全球共學
4-7.合縱連橫廣納外生
4-1-1.招生選才弱勢優先
4-1-2.提供弱勢經濟扶助
4-1-3.消弭弱勢實踐自我
4-1-4.推動獎勵適性輔導
4-2-1.多元獎勵激勵學習
4-2-2.團隊合作自主學習
4-2-3.精進輔導厚實就業
4-2-4.全民原教族群共融
4-2-5.外生增能育才留臺
4-3-1.競相爭取網羅廣納
4-3-2.獎勵提升學研創新
4-3-3.教學精進知能提升
4-3-4.積極延攬挹注新血
4-4-1.辦學嚴謹財務穩健
4-4-2.治理完備資訊統整
4-5-1.精進模組培育人才
4-5-2.加強關係議合互動
4-6-1.時代華語推廣輸出
4-6-2.數位轉型向下扎根
4-6-3.擴充學習評量系統
4-7-1.外生輔導建置到位
4-7-2.外生招生與時俱進
4-7-3.友善外生服務升級
(二)分項計畫

  • 教學創新精進

  • 善盡社會責任

  • 產學合作連結

  • 提升高教公共性

  • 國際化專章

  • 資安專章
  • 面向一【教學創新精進】


  • 面向二【善盡社會責任】



  • 面向三【產學合作連結】



  • 面向四【提升高教公共性】



  • 國際化專章



  • 資安專章


為持續發揮本校「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之教育特色,本校將引導教師教學與研究、學生學習與服務之「四面一體」創新能量,投入智慧大學的建構。將課程與教學創新結合大智行雲網應用,並串連大淡水獨特之河、港、山、城文化與產業發展脈絡,將本校的教與學型態革新與大淡水區域發展連成一體,肩負起涵育前瞻智慧人才、鏈結區域教研資源、營造開放智慧生態、實現在地使命學習的重任,以達成「共創大淡水,智慧大未來」之中程發展願景,讓科技與人類發展(Human Development)相輔相成,迎接奇異點(Singularity)的到來。 賡續前期計畫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思考,以學生學習加值為核心,從準新生的第一哩路到畢業生的最後一哩路,依據不同階段學習需求,為學生打造全方位學習計畫,建構大學四年之「學生學習加值鏈」。在學生學習方面,以三化教育及三環五育課程,強化通識與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八大素養、自主學習、基礎力、跨域力、創新力,以提升其就業力;在教師教學方面,積極改善教學品質,鼓勵教師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在發展學校特色方面,開展深化既有特色及培育人才優勢領域;在提升高教公共性方面,關懷弱勢並加強公共性及社會參與度;在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方面,透過校內資源及爭取校友與企業支持,結合師生對社區、社會發展的認同,推動「全志工」服務,將學用落實於在地及產業。 在「共創大淡水,智慧大未來」之中程發展願景下,本校107至108年度(第一階段)係由在地經營出發,以高教深耕計畫工作拓展本校在淡水社區的連結與影響力;109年度除持續既有工作外,更完成AI創智學院建置,並與微軟等知名高科技公司簽約;110和111年度將在既有工作基礎上,展開各項智慧技術之訓練課程,以嘉惠師生和地區民眾。同時,擬將本校各項業務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行串聯,以使校務發展能協助社會演進。第二階段計畫共20項策略和70項執行方案。計畫目標、策略與策略目的詳見 表。

計畫之目標、策略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