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淡江首頁
Toggle navigation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深耕專區
最新消息
深耕簡介
成果展現
活動花絮
影音專區
專刊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活動花絮
日期:2020-12-15
點閱:174
參考檔案:
教學特優教師「弱勢團體與社會福利」課程觀課交流
SDGs:
陸研所陳建甫所長進行教學特優教師「弱勢團體與社會福利」課程觀課交流。
教發中心於109年12月15日邀請陸研所陳建甫老師,進行「弱勢團體與社會福利」的課程,本次課程陳老師分享了學生期中前與期中後進行的教學活動,前期透過製作海報的作業讓學生凝聚向心力,接下來以了解盲生為主題,讓學生模擬導盲犬、盲人的情境,並從體驗中了解盲生的不便,進而產生同理心與關心社會弱勢的契機。
凝聚學生們的向心力以產生默契
陳建甫老師提到服務課程上學期為弱勢團體與社會福利,下學期則為志工精神與社會服務,兩門課程都是170人的大班課程,面對這麼多學生除了要設計好的課程外,引起學生上課的動機更是重要,本學期的課程以關心視障者為主,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產生同理心,此外也會邀請相關人士來演講,讓學生們能夠了解並在乎弱勢團體的處境,陳老師自9年前便與盲生資源中心進行交流,才會延伸出課程中「角色扮演導盲犬」的想法,也有和學生介紹盲生的輔具例如點字機、導盲杖等…。
而在角色扮演前,凝聚同學們的團隊精神和熟識程度很重要,陳老師提到一開始上課用看電影、報告,會專心在課程中的學生少之又少,因此將報告轉變為製作主題海報,讓學生有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情感,因此也不會干涉同學們的分組,也建議大家和好朋友一組會比較好,如此一來在進行課程活動也會順利的多。
用40公分的高度看世界
陳老師將小組的角色分為三種,第一為導盲犬;第二為視障者;第三為觀察者,作為導盲犬的話希望學生們能夠以40公分的來看待這個世界,以及思考如何提醒視障主人有障礙物;視障者要在體驗完後形容帶領自己的導盲犬同學對他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以及分享當自己失去視覺只能依賴別人時的感受;最後的觀察者要跟在一旁紀錄兩人的互動,同時記下路人是如何看待他們的。
活動結束後請同學完成兩份作業,一為完成自身角色的學習單撰寫,並於下週每組要選拔優秀的導盲犬同學,作業二則是透過學習單來重新檢視淡江校園的環境,是否有對盲生不友善的空間並提出改善報告,每組出發進行活動前也要以小組的形式來拍紀念照,扮演導盲犬的學生半蹲在最前面,扮演盲生的同學要站在導盲犬後方,最後一排則是觀察者。
設計大班課程的建議與經驗分享
課堂最後學生都以小組的形式各自到校園體驗角色扮演活動,陳老師也和觀課老師們分享自身教學經驗,提到課程規劃一開始用放影片引起學生對關懷弱勢的動機,後期為加深課程深度變要求同學以小組的形式製作相關議題的海報代替報告,等到同學們都熟識了之後再進行角色扮演提升同學們的參與度,拍照的目的除了留下紀念之外,更營造同組同學是「一家人」的氛圍。
陳老師也說到過去也曾設計參訪的活動,但是學生們自行連絡相關機構,除了被反應沒有禮貌之外也能感受到大家多半只是交差了事,根本沒有放心思在參訪上,而報告的形式除了老師自己聽得辛苦外,同學們也不會將注意力放在其他組同學的報告上,後期改為世界咖啡館的方式讓學生有活動與交流的機會,種種教學設計的改變都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團隊產生責任感,減少學生翹課或混學分的情況。
最後陳老師總結,因疫情的關係之前不得已以遠距教學的方式進行課程,也取消很多教學活動,但大班的課程真的不適合用MS teams來進行教學,因為這是需要大量活動與交流的課程,吵吵鬧鬧本就是課程特色之一,提醒各位老師在設計大班課程時每週都要有教學活動,並且要以營造向心力為目標強調學生們的交流。
觀課老師提問到關於課程助教以及如何公平地評分這麼多學生,陳老師則回應共同科目沒有配發助教,專業服務學習才有,而評分的部分很大的比佔為期末考試,除了考上課時的知識之外,也會讓學生自評與互評同組成員,以此來了解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況與其在小組中的參與程度。
陳老師分享過去課堂與淡江盲生資源中心合作的經驗。
學生專心聆聽陳老師體驗課程的規範。
陳老師將學習單發給學生。
陳老師邀請同學作為「導盲犬體驗」示範組。
陳老師提醒同學注意安全以及詢問學生體驗路徑。
陳老師和與會老師分享帶大班課程的經驗與建議。
李主任致贈感謝狀於陳老師。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
全球在地行動實踐創新成果分享
下一則:
舉辦工廠參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