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1-11-10

點閱:51

參考檔案:

中文系榮譽通識講座「暮色中趕路的旅人──《最後四首歌》的赫塞詩作」

SDGs:優質教育 
介紹文學與音樂關係
介紹文學與音樂關係
赫塞比其他德國作家更早就擺脫政治壓力,他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定居瑞士,並於一九二三年取得公民身份。然而,我們不應忽視,他的出身和淵源足以說明赫塞既是瑞士人,也是德國人。他在戰爭期間避居中立國,使他得以保有相對寧靜,繼續創作重要的文學作品,如今,赫塞與湯瑪斯曼都在當代文學中足以代表德國的文化遺產。
年輕的叛逆與繼承而來的虔誠始終存在於他生命的深處,在他的內在危機中屢屢可見。1914 年的赫塞已經成年,在地方上文名頗盛,走的是田園風格,此時卻走上一條不同於以往的路。大致來說,有兩個因素導致赫塞書寫的深刻改變。
第一個就是世界大戰。剛開始,他想對焦躁不安的文人訴諸和平和反思,他用了貝多芬的「哦,朋友,不是這樣的聲音」(O Freunde, nicht diese Tone),結果引發爭議。他被德國媒體圍剿,這次經驗顯然把他嚇到了。他認為自己長期以來所相信的歐洲文明都病了,正在沉淪,只能從既定的規範之外得到救贖,或許來自東方的啟發。他在疑懼之中求助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這在赫塞此時期日益大膽的著作中留下持久的痕跡。
這種個人危機在《荒野之狼》(1927)表現得極為精彩。書中主角是個無家可歸的人,外於社會和道德觀念之外,在欲望和理性之間拉扯,像狼一樣被獵殺,被神經症狀所困擾。赫塞寫的是人性的分裂,極具威力,少有書能及,或許也是危險而致命的,但同時也混雜著諷刺幽默與詩意。儘管現代問題突出,黑森州即使在這裡也保持著德國最好的傳統的連續性。它寫的是現代的故事,但也讓人想起E.T.A.霍夫曼。
赫塞的外祖父是著名的印度學家顧德特(Gundert),所以他從小就受印度思想所吸引。他成年之後前往印度旅行,雖然沒有解決人生之謎,但是佛教不久就進入他的思想,且不限於《流浪者之歌》(1922)。
從佛陀、聖方濟到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眾多影響盡現於赫塞的作品中,以至於可能會懷疑他是一個兼納不同哲學的折衷派。但這種觀點並不正確。他的真誠而嚴肅是面對他的作品,即使處理最繁複的主題也保持控制。
介紹赫塞的作品與價值
介紹赫塞的作品與價值
學生聽講
學生聽講
分析講解赫塞的詩作
分析講解赫塞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