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1-04-23

點閱:127

參考檔案:

教學研究升等經驗分享(中原大學物理系許經夌教授)

SDGs:優質教育 
中原大學許經夌教授分享教學研究升等經驗
中原大學許經夌教授分享教學研究升等經驗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於110年4月23日舉辦教學研習活動,邀請中原大學物理系許經夌教授分享從教學面升等之準備到撰寫論文投稿的歷程與經驗。
・前言、如何撰寫教學升等報告
中原大學許經夌教授首先以淡江時報社所載107~109教學研究計畫通過件數圖表做為開頭,讚許本校在推動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的績效,並提出2021年聯合報報導我國大學教師升等主要依據為學術論文,導致許多教師埋首研究卻疏忽教學,教育部102學年度推起教師以教學、服務等分學術成果升等此類型升等人數已從當年的2人,攀升至108學年的216人,6年成長108倍。但大學主管表示,此類教師難免被同儕質疑「夠格升等嗎?」國內多元升等風氣仍待建立,盼更多教師肯定「教學成果」的意涵,以教學升等不等於研究能力差。許經夌教授提到並不是「教學優良」就可以升等,而是教師在課程、教材、教具等具有創新、改進或延伸應用之具體研發成功之成果,且有效提升學習成效或校外推廣具體貢獻者,得以技術報告送審,這是法源依據所明訂的內容,所以提出的技術報告基本上還是「研究」,可就各自專業領域教學上所做的研究,不像傳統的「教育研究」論文那麼學術風格。
許教授除了介紹學校辦理教師多元升等注意事項外,更引用南台科技大學企管系楊雪蘭教授之簡報,詳細說明教學升等步驟及要注意的事項,其過程依序為:1.彙整自己的教學相關資料2.將自己的教學資料分類條列3.找出自己教學資料的亮點(強調獨創性&持續性)4.根據自己的教學亮點搜尋學理依據5.在自己學校的外審評分表項目6.擬出自己的教學升等報告章節7.配合外審評分表優點項目擬出章節小標題8.最後寫一頁摘要9.附錄要自大、自少、圖片精美10.內容要易讀、凸顯亮點。許教授強調「獨創性」和「學理基礎」、教學方法的「系統性」和「可複製性」,並「量化」或「具體」的教學方法開發過程及教學成效展現。許老師以自已的升等論文為範例,詳細說明各項內容,包含專家審查意見,讓與會教師能更具體的了解教學研究升等從準備到撰寫論文等歷程。
・教學實踐分享、行動研究與教學改進
最後許教授說明教育部持續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提供相當多的資源,協助教師投入以教學實踐研究,他分享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陳東賢教授的教學實踐範例,以及中正大學黃俊儒老師的行動研究與教學改進的相關資料,鼓勵教師進行相關研究。
許老師說明教學研究升等注意事項
許老師說明教學研究升等注意事項
與會教師提問與交流
與會教師提問與交流
與會教師提問與交流
與會教師提問與交流

計畫別:課程教學開創新局--學教範式創新萌變

發佈單位:教發中心

上一則:撰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應留意的學術倫理與研究倫理議題
下一則:教科系Illustrator CC認證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