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114:教學創新精進-- 1-1 課程活絡韌性培育
標題
通識教育「地方創生與區域治理」微學程專題演講:能源轉型的虛與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物理:獨立思考路徑與共同終點的訓練教學(物理系劉國欽教授)
通識教育「地方敘事與藝術展演」跨領域微學程專題演講:在地之聲:從環境聲音到文化記憶
「2025淡江藝文講座-在地力:從地方出發的藝術實踐」系列演講-我在新北城鄉的藝文創生路上
「2025淡江藝文講座-在地力:從地方出發的藝術實踐」系列演講-聲音中的故事:河洛吟詩與情感的記憶
通識教育「體驗歷史」微學程專題演講: 探索台馬飲食文化
「2025淡江藝文講座-在地力:從地方出發的藝術實踐」系列演講-淡蘭古道上的聲景書寫
2025大師講座-蘭古道上的聲景書寫
114年度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演講—由人間佛教到綠色佛教:當代台灣佛教團體的環保論述與實踐
114年度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演講—植感對話:設計思考 X 植物 X 人文
通識教育「樂齡健康促進」跨領域微學程專題演講:快樂學、輕鬆打:手指鼓的入門體驗
『聽見淡水-城市聲音漫遊』工作坊
從0到1,播下AI的種子:跨域×實作×證照,打造學生有感的AI應用課程(經濟學系林朕陞助理教授)
師法自然,細節生活(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李柏青副教授)
2025淡江大學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
114年度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演講—從合作社到大學:推動公民電廠實務與展望
通識教育「社會創新與城市未來」跨領域微學程專題演講:淡水的未來城市博物館:從女性文化地標談起
通識教育「亞洲治理經驗」跨領域微學程專題演講:從展覽「愛像什麼」談原民文化的國際遷徙與情感連結
EMI的想像與真實(運輸管理學系鍾智林副教授)
通識教育「幸福生活」跨領域微學程專題演講:社會情緒學習-讓我們每天都有心理BMI
115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說明會
公民論壇-設計思維與政策創新
114年度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演講-碳定價機制國內外發展趨勢
何謂「商業攝影」 — 拍攝邏輯與事前準備
AI生成式工具在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多元與創新教學研習活動
永續時習課:從遠見USR看一門永續課的教學設計與實踐轉化(企業管理學系涂敏芬教授)
114年度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演講-顧家博士的淨零挑戰
自主學習課程演講—跨越時空的啟示
「2025淡江藝文講座-在地力:從地方出發的藝術實踐」系列演講-矯飾主義
通識教育「科技與社會」跨領域微學程專題演講: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sbti淨零標準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