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年度合照|挺好Campus:2025公益永續挑戰賽(照片/龔若晴)

挺好Campus-2025公益永續行動跨校聯合成果發表會

撰文|葉宇芯(淡江管科系三年級)、周宸緯(淡江經濟系二年級) 修校|涂敏芬(淡江企管系教授) 補充|張幼霖(NPOchannel公益平台創辦人) 本文摘錄於淡水好生活網站,全文請至官網閱讀: 上午|字裡行間的暖流:記一場「挺好Campus」的師者對話:https://reurl.cc/NYmz8m 下午|行動,是最動人的說書──挺好Campus背後的學習革命與滬青學的社會實踐:https://reurl.cc/QYk8l0 找到意義、實踐改變:從故事與社會參與,看見青年行... 【更多

航太系一C同學於菁桐進行淨山服務

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地方創生探索:菁桐捨石山淨山服務

本次航太系50位師生來到菁桐,除了認識在地之外,也將在社區進行服務與學習。菁桐社區是「黑金」的故鄉,社區內有石底大斜坑,這座曾經是是臺灣產煤量最多的礦坑之一,同時附近的捨石山、選洗煤場(現今為碳場咖啡)也都是重要的歷史建築。服務學習課程安排於捨石山與忘憂古道分別進行導覽與淨山(林杉柏、胡玉花講師帶領),沿途向學生介紹過往的礦工生活路線、歷史文化、在地植物與菁桐現況。過程中,學生們邊為社區進行社會服務,邊聆聽導覽人員認識在地。雖然天氣下著小雨,但在淨山的過程中也撿到了幾個天燈,學生也撿拾天燈殘骸、維護環境。  【更多

參與者們在香草園合照

在地職人帶路的香草園體驗|洋甘菊大全之旅

趕上洋甘菊最後的花期,好生活團隊與參與者們一起前往三芝一探香草街屋 的原料產地,認識當季的特色香草外,蔡以倫老闆也帶領參與者們大家分工採收、煮果凍液、手作餅乾、萃取純露,親身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在五月的大晴天下,感受農夫們在田裡汗流浹背的辛勤日常,也讓手中的每一株香草都更顯珍貴🌱  【更多

學生協助拆解廢棄牛仔褲的褲頭,重新拆解後可再製成新的產品重新利用(如圖右下包包)

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布藝YOUNG丹寧布拆解回收服務(會計1D)

謝總幹事開場介紹「布藝young修惜站」是由瑞發里辦公室、零廢棄時尚社會企業「故事衣(Story Wear)」、「萱藝新知關懷協會」共同合作,結合循環經濟、社區照顧及台灣紡織的魅力,運用企業捐贈的回收牛仔褲、廢棄布料等材料,在修惜站身障朋友們的巧手之下,重新設計製成各式背包和服飾,讓身障朋友們感受到溫暖也肯定自己的價值,既環保又時尚的再生產品,也成為社區社會企業的溫暖火苗。  【更多

小朋友們發想生活中的減碳方式

忠山實小淨零園遊會

在園遊會的活動之前,淡水好生活計畫邀請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及羅東自然教育基金會 入校,至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張月霞老師及游子頤老師共授的「前瞻教育設計專題:活動企劃型(二)」課程演講,當天亦邀請忠山實小的老師們一同入班參與。本次演講除了讓老師及學生了解淨零理念、園遊會舉辦的過程碳排及成本計算,還有如何將淨零融入活動及課程,日常實踐!  【更多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一年級同學在菁桐天燈館前合照

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地方創生探索:菁桐捨石山淨山服務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一年級的45名學生,與教官和助教共48名師生,一同前往菁桐進行捨石山的淨山服務。在淨山過程中,當地講師胡玉花和林杉柏老師向學生們講解了菁桐的歷史故事及自然環境。學生們不僅透過淨山活動協助維護當地的環境景觀,還在過程中觀察了在地的人、事、物,真切體驗到城鎮消失的現況。他們也反思菁桐如何透過地方創生來復甦在地的可能性。活動引導學生運用設計思考的過程,從理解在地開始,挖掘在地的痛點與需求,並發現問題與機會。... 【更多

洲子灣淨灘行動

經濟系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洲仔灣淨灘行動

在本次活動中,35名學生參與了洲子灣的淨灘行動,透過撿海廢的過程,深入探索垃圾的來源與種類,並觀察現今的洲子灣石滬及李雙澤的衣冠塚。洲子灣位於淡水區,擁有豐富的水文歷史。早期,洲子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潮汐變化,成為漁民利用石滬捕魚的重要地點。石滬是一種古老的捕魚技術,利用潮汐將魚群引入石砌的圍欄中,反映了當地居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  【更多

自然農法體驗

淡碳綠生活_幸福農莊自然農法教育

本次活動是第2次造訪幸福農莊,經過多次的聯繫協調,雖然三芝地區近期的天候並不穩定,但陳惠雯老師仍同意為我們安排課程,114年4月26日當天天氣並不佳,下著忽大忽小的雨勢,但同學參與的熱情並不減,而農莊也有雨天備案,所以照原訂計畫辦理活動,遊覽車將大家載到淡金路轉北5鄉道的小路,幸福農莊並無明顯標示,我們在莊園志工的領引下沿著蜿蜒小徑來到了紅瓦磚房的幸福農莊,陳惠雯老師已在教室內歡迎我們,課程一開始由陳惠雯老師介紹「自然農法」的蘊含意義與價值,希望孕育無毒、無農藥的自然栽種環境,不要破壞大自然生態... 【更多

學生向修惜站教師學習如何拆解牛仔褲

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布藝YOUNG丹寧布拆解回收服務(資管1C)

資訊管理學系1年級的學生在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課程中,前往萱藝新知關懷協會的「布藝YOUNG修惜站」參訪與服務。  【更多

大合照

「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活動

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林信成教授主辦並由體育處陳文和副教授與校友林志勇共同合作協辦的文化專案活動——「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邀請淡江大學師生與校友參與,透過白天陸上踏查與傍晚水上遊歷的雙重體驗,帶領大家以多元角度認識淡水河流域的文化與歷史脈絡。  【更多

講師介紹咖啡金杯萃取

看見希望就業工場,多元就業達人-視障咖啡課程興趣班

一、執行過程 本次「視障咖啡課程興趣班」初級課程的體驗安排,共計8位學員參加。老師藉由此課程讓喜歡咖啡想了解咖啡的同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操作,讓大家對咖啡而不是只有便利商店以及連鎖咖啡的認知。 每堂課程分為上半堂和下半堂,上半堂老師會介紹各國咖啡,以及咖啡品種,還有烘焙的過程,介紹不同國家咖啡的種植過程,還有不同國家煮咖啡和咖啡在不同國家的喝法,介紹不同的烘焙過程會有不同的味道,課程中老師也會增加一些互動同學更了解咖啡的由來。。 下半場老師讓同學實際操作體驗從咖... 【更多

生成式AI於元宇宙數位策展之數位人文應用

【專題演講】生成式AI於元宇宙數位策展之數位人文應用

講者 陳志銘 特聘教授兼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演講內容摘要 本次演講深入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元宇宙數位策展與數位人文應用領域的結合與發展。演講大綱涵蓋了多個重要面向 : 數位人文發展的困境:闡述了當前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在內容質量、分析工具功能及人機互動研究模式上所面臨的挑戰 。 何謂元宇宙?:從概念起源(尼爾·史蒂芬森的《雪崩》)到其發展階段(數位孿生、數位原民、虛實整合),說明了元宇宙作為整合多種新技術、具備虛實相融特性的新型... 【更多